“那你辛苦。”李和带着张兵,开车往民居地带找了一家早餐摊子。
既然重点是经济论坛,再生大厦的奠基仪式上,李和只是简短的说了两句套话,挖了两锹土,同他邀请的客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奠基仪式结束以后,在金鹿大厦举办了第一届浦江经济论坛。
浩浩荡荡国内外企业家六百多人,大多数都是李和邀请过来的。
他做了第二场发言,对到场的人士表示感谢,甚至感觉自己演技有进步,感激涕零,这种高难度的表情都做的很到位。
做人嘛,仪式感不能少。
在他的牵头之下,十几家外资与国内部分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都是顺畅的很。
贝尔斯登主席凯恩就当场表示,体验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晚上的晚宴,因为可以正常的走动,来找李和举杯的人一直就没停过。
到他上台讲话,走路都有点晃。
但是在台上,他也没有说几句,因为老外太多,说多了都是鸡同鸭讲,文化隔阂这东西,真是没法消除的。
何况,这一次的活动,他的首要目的已经达到,从早到晚,国内外记者的闪光灯就没停过。
“申部长,这次还是希望部里能够多多支持。”宴会结束后,李和单独找到了同样出席这次活动的电子工业部的申部长。
“你刚从苗部长那里过来?邮电部是管这个事情的。”申部长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苗部长那里我已经请示了。”对于电信这一块,李和不尝试一下不甘心。
申部长笑着道,“一下子15亿,大手笔。咱们这些年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基础设施和技术都还比较落后,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已经历了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从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模拟时代一脚跨入以爱立信和诺基亚为首数字时代,gs和cda相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