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页

他还是没有李和这些人随性,随时都讲究一点风度。

黄炳新倒是为了凑趣,同样随着李和一样,大裤衩子,光膀子,他笑着道,“李超人盯上了英国货柜码头,到处找银行融资。”

李和“找你了?”

黄炳新点点头,“去年他就有这个计划,但是那时候他是跟沈先生谈的,上次他才跟我通过电话。”

通商银行的发展,这两年落入了许多有心人的眼中。

“要多少钱?”既然李超人跟放下身段亲自给黄炳新打电话,说明要的金额肯定不会少,李和继续道,“他应该不会缺钱吧?”

沈道如倒是在旁边接话道,“和黄集团刚刚和中央政府签订了合作深圳盐田港的合同,三七开,总投资50亿人民币。而且下个月准备和浦江港务局签合同,准备投资60亿与浦江集装箱码头公司共同开发金山集装箱码头。在加大赫斯基能源还有巨大亏空,正是缺钱的时候。”

黄炳新道,“所以这次开口就是五亿美金。”

“借,为什么不借。”李和笑着继续道,“集装箱码头业务我们不熟悉,我们可以不做,但是他在香港的屋村开发我们要想办法掺合一脚。百货公司、酒店、饭店,咱们想办法都开过去。”

黄炳新笑着道,“这个我会合他沟通,他们的物业开发出来以后,本身就需要招商,我们提出入驻,他应该不会拒绝的。”

“来,干杯。”李和举起杯子,没用杯子,直接啤酒瓶子吹。

他有时也无奈,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不觉中地产业务成为了主流。

他还是要想办法把业务重心放在汽车和电子上面。

沈道如道,“最近我们又投资了不少私营企业,像你说的,电子行业和机械行业都是我们的重点投资对象。计划书要不拿给你看下?”

远大投资从他的名下独立出去以后,他无奈又重新组建了一家投资部门,他已经尝到了投资的甜头,自然不能再放下。

李和笑着道,“你和郭小姐做主就行了。”

于德华道,“那些哪能叫厂子,几台破机器的作坊,有什么值得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