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笑着道,“这都过多长时间了,你还惦记着啊”。
陈芸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恶狠狠的说,“你真不懂珍惜机会,这次改组,江处长进了资产办公室,你要是成了他女婿,那校办工厂里有多少缺随你选啊,真真的气死人啊你”。
校办资产可是不少呢,果然是肥缺啊,最有名的就是方正排版系统了,只是现在还没投入市场罢了。
“谢谢你啊,不是每一个癞蛤蟆都想吃天鹅肉’
陈芸噗呲一笑,“哪有自己把自己比作癞蛤蟆的,行了,我去上课了,跟你多说都是浪费口水”。
校园里每天都是活跃的很,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成立,李和都是记不住的。
不过这些学生的条件比李和那会好多了,哪怕没有学校补贴,在校外都有勤工俭学的条件。
不少学生都在乡拖拉机站,砖厂,服装厂、修配厂等企业挂着副厂长、副经理、顾问的名头,学经济的帮着做销售、成本核算的考证,学理工的做一些技术支持。
李和不清楚内里,只是知道有能力的同学,荷包还是比较鼓的。
穆岩过来找李和,陪着去旧书摊。
旧书摊一般都是在隆福寺、琉璃厂一带,早些年没介绍信、户口本是进不去的。前年有所大学新建图书馆,一发狠把旧书摊、书店的存书一扫光,整整有一百多书架,导致好长一段时间市场没货。
李和也没求证过,真假难辨。
穆岩要去做电车,李和说,“我骑摩托车吧”。
穆岩笑着道,“那最好”。
“那去琉璃厂还是潘家园?那边书多”。
穆岩道,“不懂了吧,好书都在隆福寺和地坛书市那边,琉璃厂都是卖些小玩意和藏品的,潘家园价格有点欺侮人,不去。不过今天咱去隆福寺,比较近”。
两个人就骑摩托车去了隆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