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寿山见闺女跟他抬杠,气的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你懂个屁,小日苯那是蔫坏。鬼子向来是讲礼节不讲道德的,就是遇到一条狗,一个乞丐,他也能鞠躬。杀你之前,他也会给你鞠躬”。

朱老头突然哈哈大笑,“寿山,不容易啊,临老了,你反而活明白了。鬼子进北平前,许多人也说,这鬼子不管男人女人都一个个客客气气,买东西都要说谢谢,踩你脚了,也说谢谢,看到小孩子也会散个糖果。大家就说了,这日苯人是文明人,日苯人来了咱不用逃。可是等到日苯人来了,大家才发现,这日苯人抢东西时,也会说声给你添麻烦了。杀人时也会说声对不起,让你费心了“。

博和尚跟李和碰了一杯酒,也道,“这日苯人没从咱这学到什么正经东西,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只学了一个‘礼’,可是却把六礼六仪这些个虚礼学了个全乎。重礼仪,守规矩,长幼有序,集体杀人,都是排着队的,砍你头前,还给你九十度弯腰鞠个躬。所以啊,这日苯人‘德’是没学过去。跟中国人弄反了,中国人讲心性,日苯人讲礼节”。

李和倒是认可他们的话,日苯人在礼节方面的重视,确实让人惊叹,往往会让中国人产生错觉,人家有多尊重你似得。

其实这是日苯仪式感的一种表现,这种仪式感甚至有点变态了,泡壶茶也能搞成茶道,插花都能搞成花道,武术搞成空手道,甚至做个寿司也搞个寿司之神出来。

但是日苯人的这种东西,偏偏能误导人,一帮人帮着吹捧,比如某个经常戴个黑框眼镜长头发的姓高的胖子,把日苯人吹上天的同时,又把中国人扁的一文不值。

(未完待续。)

106、请客

于德华在于老头头七以后就带着老婆孩子走了,按说于老太太也要跟着过去,毕竟一个人在这里就孤零零了,但是于老太太坚持要在于老头五七以后才走。caioge

每逢作七的凌晨子时开始作七,到中午才上供。一般作头七、五七时供品会较为隆重。

到黄泉路头就上望乡台,这就过了五七了,也就是三十五天。

按照于老太太的说话,于老头会在五七的最后再望一眼家里的亲人,然后就到奈何桥喝孟婆汤了,过桥时喝了孟婆汤就忘了生前的一切,开始重新轮回,看是成仙还是重新投胎做人,还是投胎变飞禽走兽。

于老太太还说要是去香港了,老头子回来找不到人就麻烦了,纸钱贡品不够,投胎时肯定也投不到好胎。

这些说法放在以前,李和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经历过重生以后,他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反而有点敬畏了。他这么懒得人居然能把家里的菩萨像擦的干干净净,他只寄希望于这辈子不会把几世的运气用完,轮到下辈子投胎接着用。

李和蹲下问地上的大黄:“你说我下辈子的运气会不会很旺呢?”。

大黄摇摇尾巴考虑了一下说,“旺!汪”。

李和高兴极了,狠狠的抚摸了下狗头,“老子没白养你,中午赏你个大骨头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