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道,“我想起来了,李哥还说过,这会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想想都挺牛的”。
平波看着跟在后面的小黑,把一个袋子扔到他脚下,”拿着,我们说话算话“。
小黑捡起地上的袋子,都是一摞一摞的钞票,高兴的说,“谢谢,松哥,谢谢松哥”。
平松不再回应,带着人迎着刺骨的寒风就回去了。
只留下小黑一个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激动的,不过却是满脸惊喜。(未完待续。)
96、
“科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并不像写诗歌什么的那么简单,初中生都能晃荡两句什么关于、关于梦想什么的,全是瞎扯嘛。caioge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个初中没毕业的无业游民谈理想不是笑掉大牙嘛”,李和对三十二楼的那帮人越来越反感,在课堂上直接做了无差别的攻击,“你有理想,你去努力,去实践,高谈阔论算什么理想,他们的人生只会两件事,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班里的学生都是哈哈大笑,也许是因为李和说的好笑,也许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地位上的优越感。
因为李和的这种经常性的插科打诨,他的选修课通常都是爆满。他在课堂上的许多俏皮话,甚至有学生专门做了摘抄。
“永远不要跟一个傻子争论,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他多年的丰富经验打败你”。
“遇到狗吃屎,你选择蹲下来陪它一起吃,还是表示无所谓、跟他说慢慢来别噎着?”。
“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就是工资条,看了生气,擦屁股太细”。
“还是古代好混,割掉了就能当公务员”。
“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当然有时李和说的一些话,会引起一些人不满,但是李和不管,他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努力去让一些人脑子清醒,有更加开阔的世界观。
京大这两年更加的热闹,特别是在中文系的三十二楼,全国各地的所谓诗人作家,每天高谈阔论,有来以诗会友的,以文会友的,有来旁听的,有来参加什么作家培训班的,惹得李和莫名其妙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