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

“我心里也要数,我一直都有看书、看杂志期刊的,要不我怎么能买回来这些设备。竞争我不怕,我就相信我的质量肯定比别家的好”,李爱军信心满满的道。

李爱军老爹下的厨,直接做了几个大盆端上来。

“先润润嗓子”,丁世平先给自己倒了一杯,咕噜咕噜的一下子就进了肚子,砸摸了下嘴巴,笑着对李和道,“我是个没规矩的浑人,兄弟,你别介意,来大家再碰一个”。

李和举起杯子道,“兄弟,你是个实在人,真心喜欢你,来,干一个”。

“果然还是城里好啊,你说我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贩羊羔子,也挣不来几个钱,还得搭上辛苦,老婆孩子,一大家子要养”,酒过半巡,丁世平又举起杯子对李爱军道,“兄弟,哥哥最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是你帮衬,哥哥念你这个好,我说几句胡话,你也别往心里去”。

(未完待续。)

74、入股

李爱军说,“丁哥,咱是生死兄弟,说那些见外的干嘛,我也知道你是为我好。caioge可咱这么做,毕竟是偷偷摸摸的,咱的目的就是挣钱,挣大钱,憋点气算啥”。

李和最后想了想道,“就是几个乡下混混,揍了就揍了,管那么多干嘛。实在不行,就报警,再说你们俩都是战场上立过功的,公安还能偏护一帮小混子不成”。

他越想越是这个道理,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群小混混进了局子,不死也是少层皮。

李爱军道,“可我这厂子在这呢”。

李和也明白李爱军为什么宁愿花钱息事宁人,也不愿意过度张扬。

他还只是个普通的个体户,在小心翼翼的求生存。

从商业史的角度看,1984年也是最重要的年份,企业家群体的形成由此分野,“史前创业家”完成从农民向企业家的转型。

1984年之前诞生的企业,包括许多后来名噪一时的民营企业在内,创业之初几乎全都是集体或国有身份。

政策动荡起伏时,创业者戴上“红帽子”无疑是最稳妥、安全的选择。

“你是合法经营的个体户,一不剥削,二不违法,你怕啥?你可以继续买设备,扩大经营,在工艺上,在质量上多下点功夫,但是不增加工人数,谁能找你茬?”,李和在这方面还是保留了谨慎,虽然都忙着咀嚼政策,轰轰烈烈的学开放呢,很少有人还敢在雇工问题上扯皮,就怕真有哪个不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