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家人算是高兴坏了,老四拿着通知书大声念,高校录取通知书是实际就是一张公文纸,内容简明扼要,各校雷同,开头就是毛大大语录,后面就是告知事项,转户口,报到时间。

这年头,考个大学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哪怕就是个中专,都能轰动十里八乡,这可不像后世一转头能劈好几个大学生,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博士恐怕也难抖一抖。

不过他只是县里的理科状元,算不得什么大动静。市状元,省状元才叫风光,那个必须要敲锣打鼓。

李和连学校都没去,志愿都是高考前填好的,不管重生几辈子高考分数都忘不了,还去学校查什么分数,人啊,总是对改变命运的事情,难以忘怀,79年高考总分600,李和得了453,就能得了个理科状元,其实大部分是跟时代有关,高考恢复才两年,大部分的人,对高考都没有概念,去考试也是几个人一时兴起去的,跟约好一起去玩儿差不多。

上山下乡耽误了一批人,什么也没有学到,比如考试的语文、历史、政治,大家好歹识字,能死记硬背,数学是不会,而地理、物理、化学,许多人都没听过怎么回事儿。

一个正儿八经的地级县,考理科的就那么几个人凑数,绝对不会超过二位数,因此李和就有那么点鹤立鸡群,矮子里的将军。

只到八十年d县里才办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复读班,那才叫千军万马。

12、李兆坤回来了

王玉兰最近倒是越发顺心,二儿子考上了大学,而且哥俩越发争气,手头又阔绰,村里村外都能听着奉承话,就是最近上门打探亲事的也不少,都是提的大闺女和老三,至于大儿子,这帮老货倒是想得美,俺家老二将来吃商品粮,端公家饭碗的,至少也是娶个白嫩嫩的城里姑娘。caioge不禁又担心起自己男人了,要是搁家也能享福咧,在外面吃不饱,睡不好,受老罪了。

以前光景不好,嫁闺女,娶媳妇,总没底气,可现在这境况好了,倒不得不准备了,午饭端上桌,王玉兰就说道,“最近你潘婶子还有大壮他娘,提了几个后生,要不梅子去相看下,年龄横竖也不小了”

李梅对自己的亲事,说不着急也是假的,你打眼看看方圆几里地,哪还有她这年龄没有相人家的,一般农村十七八岁都是结婚了,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喊她老姑娘呢。

可担心要是嫁出去,不放心这家,二兄弟年龄大了,他们好赖不愿意她看顾了,可下面还有俩丫头片子呢。

李和想不到老娘会提这一茬,他倒是希望还把前世的姐夫找回来呢,对前世的姐夫,倒是打心眼喜欢。现在不知道怎么接话了,难道跟他们说,我已经给大姐相好对象了,你们不用操心。只得说,“咱爹又不在家,咱要是瞒着定了,他回来说不准又闹幺蛾子,你忘了之前的事了,亲事都快到下定了,他说不中,最后不还是黄了吗?”

王玉兰一听,倒是不乐意了,“你这孩子咋说话呢,什么幺蛾子,你爹做啥不都为了你们好”

兄妹几个互相瞄了一眼,低头扒饭就不说话了。

这锅只能给自己亲爹背了,李和倒是用的屡试不爽,这爹也只有这么点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