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容昉回来之后,漪如便卸下了货栈的担子,每日泡在宝兰坊里。

今日,她照例一早就来到了宝兰坊,先照例到仓库和各处工棚查看原料和器物的准备,清点人手。等开工之后,她再四处走一圈,再回到账房里来。

正与孙勉说话时,孙勉的妻子杨氏来了。

虽然宝兰坊卖给了漪如,孙勉也跟漪如签了卖身契,但这些日子,孙勉一家却是过上了长久不曾有的清静生活。先前,因为那借债之事,孙家每日被债主纠缠,连出门都要偷偷摸摸,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漪如买下宝兰坊才终于得以结束。

况且,漪如虽然要孙勉卖身为奴,但给出的条件却是优厚。首先是那三颗宝珠,孙勉用它们换回来的钱,除了还债还有些余财,足够一家人生活。其次,这卖身之事,只有事主双方少数几人知晓,对外,孙勉仍是宝兰坊主人,一应事务皆由他说了算,故而在面子上,孙家也还能过得去。其三,便是最要紧的一条。漪如在那契书里写明了,宝兰坊盈余超过三十万钱之后,分孙勉三成。

这一条,当初孙勉并不敢想,只觉得自己已是穷途末路,有总好过没有。

但漪如接手之后,宝兰坊的生意铺开,且变得兴旺起来。每日看着宝兰坊出入之数,孙勉便想到自己那三成分红,做任何事都有了干劲。妻子杨氏也颇受鼓舞,甚至放下了家务,每日也到宝兰

坊中打起了下手。

“今日,妾在别处寻访,又发现了一些假冒的面脂。”杨氏将一只盒子放在漪如面前,道,“便像这样,都是用宝兰坊的旧盒子,用别家的脂膏冒充。”

“哦?”漪如将那盒子拿起来看了看,确实是宝兰坊的,里面的脂膏却明显不是,无论颜色气味还是质地,都与宝兰坊相去甚远。

“他们卖这面脂,可有时世画搭着送?”漪如问道。

“这倒是没有。”杨氏道,“卖假货的说,这是他家亲戚在宝兰坊里做活,不走明面上的路子,自己拿出来卖的。故而没有画,价钱也便宜许多。”

“那么他们卖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