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用法。寻常人家,花二百钱买一盒面脂来,总要省着些,用上一年也不稀罕。”漪如道,“大多数人一年才买一回的东西,再好也卖不起来。遑论同样的分量,别家只卖一百五十钱,宝兰坊自然便卖得不如别人了。”
孙勉讪讪:“虽是贵了些,但宝兰坊用料和手艺都是上乘,名声在外。”
“无论那盒子里装的面脂有多少,价格高,买的人定然就少。”漪如耐心地解释道,“而先生每月的人工耗材成本都是出定的,摊下来,自然是挣不到什么钱。”
孙勉看了看那陶盒,明白过来:“故而娘子的办法,是将分量做小?”
漪如拿起那陶盒,道:“我等将原先的大盒改作用这小盒来装,一盒六十钱。如此一来,无论贫富都能用得上,销路自然也就打开了。”
“六十钱?”孙勉睁大眼睛:“那岂非比原来卖得还便宜?加上这陶盒,也要成本。”
漪如道:“这就要说到另一件事了。我看宝兰坊后面还有一个大院子,既然是现成的土地,何不用上?将宝兰坊扩充到五十人,产量增加数倍,薄利多销,自然可摊平成本。”
孙勉一时无言以对。
“此事的要紧之处,在于人手。”漪如接着说,“这五十人最好是熟手的工匠,如何凑起来,还要想办法。”
“人手之事,女君不必担心。”孙勉道,“我经营数十年,自知晓何人可用。”
漪如颔首。
“只是女君就算将产量扩大,也未必能打开销路。”孙勉道,“宝兰坊的销路,一直局限于扬州中,出了扬州,知道的人便不多了。若销不出去,定然要亏许多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