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面面相觑,俱都长长的嘘出一口气。
今天打开的宿舍门,是囤货最少的一间。等到明天,这个数字可以翻倍。
周高氏喃喃自语:“我还从没看到过这么多钱呢。”
2万多块钱的钞票啊,就这么摆在凉席上,堆的跟小山似的。看着这么多钱,她心脏跳的跟怀里揣了只兔子似的。
周秋萍同样两眼发直。1988年,一晚上的流水达到2万,是多么惊人到恐怖的数字。
她感觉自己明天去信用合作社存钱都得小心翼翼。
周高氏开始掰着手指头算:“一条床单挣十二块,被套是10块,沙发套和窗帘各是8块钱,那今天挣了?”
作为一个不识字上扫盲班时就忙着做鞋底的30年代人,这道题已经超纲。
周秋萍摇头,声音发飘:“不能这么算。我包圆了仓库,最后经典的时候算的是大致的虚数。我估计纯利润大概是本金的15倍到两倍。”
也就是说20万块钱的货,最后刨去货款,她到手的门是30~40万。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啊,利润翻了一倍都不止。
周高氏眼睛发直,声音颤抖,轻的几乎让人听不清:“这么多钱啊?”
周秋萍笑了,调侃了阿妈一句:“也就是卖10个月的猪油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