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非常眼热潘地亚部落中的大象,这种东西力大无穷,一头战象可运输的东西几乎可以和魏军重型运输四轮马车相比了,可是在笈多帝国魏国的四轮重型运输马车根本没有办法走。而独轮车对路况虽然要求不高,可是却运载能力有限。如果拥有足够多的战象在前面开路,刘牢之不仅可以减少后勤压力,更可以为大军重新开辟一条道路。而且大象这种东西,非常惊觉,任何埋伏想不惊动它们显然是不可能的。
刘牢之道:“误会吗?本将倒不觉得,若是尔等拿出你们的诚意,我们魏国就可以和你们潘地亚部建立起友谊!”
“尊敬的将军阁下,您要如何才能相信潘地亚部的诚意?”
“我需要战象,当然数量越多,你们潘地亚部诚意越足。给本将一千头战象,还有数量相等的象奴,那么你们潘地亚部不仅可以获得我们魏国的友谊,还可以获得你们相要的东西,看到没有,这是我们魏国产出的彩虹锦,只有贵人才配拥有,这是我们的瓷器,这是我们刀剑,一切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刘牢之在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将军,而是一个军政混合的政客,只不过刘牢之在历史上政治手段和他的军事头脑不成正比,结果非常悲剧。
塔·厄·甘纳什已经见识到了魏军的战斗力,他们部落中最强的修道者要想刺杀魏军将领,然而这近百名高手却被魏军像宰鸡一样杀掉了,至于他们部落中最强大的战象,似乎也没有给魏军造成什么麻烦。至于骑兵,在塔·厄·甘纳什看来,更是一个笑话。打肯定是打不过魏军的,可是要满足魏军的胃口也太难了,如果潘地亚部有一千头战象的话,要至和与金奈那边卑微求和?
要知道同属泰米尔一族,潘地亚和金奈可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整个泰米尔纳德邦,最繁华最肥沃的土地都被金奈的马力克控制着,他们潘地亚部虽然占据的地盘不小,但是却非常贫乏,部落中的领地不是荒草地,就是盐碱地或森林,能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有限,而且产出不高。
塔·厄·甘纳满脸苦笑的道:“尊敬的将军阁下,您有所不知,我们潘地亚部虽然是泰米尔族较大的部落之一,然而我们的部落却非常穷,哪里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千头战象啊,不是我们潘地亚部不想获得魏国的友谊,只是我们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
虽然刘牢之没有训养过战象,但是却知道像战象那么大的动物,食量肯定惊人。魏国此时实力虽然不弱,但是事实上战马全国也不足百万匹,骑兵占据全军的比例也仅仅勉强达到三成。难道冉明不想增加骑兵比例吗?不是冉明不愿意,而是实在养活不起,战马虽然需要钱,可是战马却不能直接吃钱,而是吃草料,需要人工喂养训服,这都是魏国目前不能做到的。同理,一个部落也绝对不能拥有太多的战象,毕竟笈多帝国所有的战象加在一起也不过近万头。
想到这里,刘牢之道:“那你们最多可以出多少头战象?”
“三百头”
“不行,最少五百头。”刘牢之道:“我们魏国对待朋友是非常大方的,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们魏国人最讲信用,当然你们潘地亚部落没有战象也没有关系,你们可以向你们附近的部落购买啊,我们可以出钱,又不是白要?”
恐怕冉明也没有预料到,魏国的战象部队就这样出现了,和笈多帝国运用战争不同,魏国可以把战象运用得更加出神入化。魏国把弱化版本的八牛弩搬到了战象上,还把弱化版本的弩炮搬到了战象上,这让战象拥有了一定的远程攻击能力。
塔·厄·甘纳想了想道:“五百头战象,我们潘地亚部虽然拿不出来,但是我们找其他部落购买,凑凑也能凑出来!不过,我们需要魏国的帮助!”
潘地亚部落虽然只是一个部落,不过他们曾经是南亚次大陆上的一个国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哪怕印度历史最强大的统一王朝之一的孔雀王朝,仍没有吞并潘地亚。当时的潘地亚似乎是一个母系社会的国家。阿育王的铭文也提到了潘地亚,并指出她不属于孔雀帝国管辖。公元前后的古典作家们将潘地亚描述为一个富裕的商业国,主要依赖海路经商;据说她曾向罗马皇帝屋大维派遣过使节。
不过,在笈多帝国崛起的时候,这个国家被灭掉了,甚至连成为一个邦国的机会都没有,而是直接划归泰米尔纳德邦管辖,而纳亚·马力克领导的泰米尔纳德邦恰恰是潘地亚人的宿敌。
光依靠潘地亚人的实力,别说摆脱笈多帝国的统治了,就连他们击败泰米尔纳德邦的实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