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大魏霸主 tx程志 1348 字 2022-11-11

冉明的话在后世也是医学专用术语,普通人未必能明白多少,可是在这个时代,葛洪更加难以明白了。

葛洪以为冉明想要搪塞他,不过冉明却解释道:“手术可以造福百姓,正所谓泽延千世,孤为何不为?其实不是孤不为,而是无能为而!”

葛洪道:“这种创伤,你知道会死多少人吗?”

冉明没有说话,他体力偿不知在战场上,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在战场直接阵亡的人,其实不实两成,超过七成的死亡,都是在战后的。魏军很少发现这种伤后死亡的情况,那是因为魏军太过变态,历史上的魏军,从成立到灭亡,已经形成的理念,就是与敌同归与尽。魏军士卒哪怕是受伤,即使一动不能动,他们也不会选择后退,而是与敌同归与尽。

葛洪道:“这超过七成的伤亡,其实大部分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个手术纵然有诸多不便,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慢慢解决,边学习,边解决。”

第352章 道教改革

其实这都是理念的冲突,在古代医治无效是自己命薄,能治愈七成的病人,这已经是良医了。而称为神医的,也不是百分之百成功,而是能治愈九成五的患者。

可是在后世,如果出现一起不是人为的医疗事故也会闹得满城风雨。还有专门的医闹,冉明不敢拿自己的名声做赌注。可是经过葛洪这么一说,冉明倒是以为,可以慢慢推行外科手术。什么刀伤剑伤,就算是会术后感染,而造成死亡,这种死亡怎么也比什么都不做要低。

冉明看了看葛洪,自己甚至可以给道士一条生路。

这个时期的道士,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能读书识字的人群之一,很多道士都识字,只要培训一下,就可以让他们成为随军道士。

将士们阵亡了,让他们举行超渡仪式,以安军心。

士卒们受伤了,可是让他们利用医学知识,进行医治。这样以来,道士有了生路,也不会采取装神弄鬼,招摇撞骗。

想到这里,冉明脑袋中顿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对道教进行改革。

在历史上除了信奉道教的信徒,对于普通人而言,道教就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人们对此极为反感。相对而言,佛教和基督教给普通人的感觉要好得多。在中国历史上推宠道教的朝代不少,像唐朝,因为他们借着老子是李氏的祖宗的名义,推行道教,还有宋朝,包括明朝,很多天子都是求道天子,可是事实上,道教得到享受朝廷的,却并没有取出太大的发展,就算了是最强盛时期的道教元代的全真教,全国有信仰的百姓中,信徒不过十之二三,比起佛教徒的十之五六差得太多。

作为后世之人,冉明当然知道道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为正统的道士,他们都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他们道教的思想源泉,所以老子就是道教的教主。根据《老子想尔注》,道教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