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所以啊,我才要劝你啊,千万不要有到处复制鲜家嘴模式的想法。鲜家嘴的模式,是鲜家嘴的路子。放在别的村或者别的镇,只会吃力不讨好,最后弄成四不像就麻烦了。”

难得与何大海相处个周末,没想到聊来聊去还是聊到了工作中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和何大海之间的话题都在围着工作转。余香难过地低下了头,“难道真就应了卫婷儿那句话,夫妻之间,时间长了,便从爱情变成了亲情。一旦爱人变成了亲人之后,便会淡化爱情的滋味。”她不敢再继续想下去,连忙摇了摇头,站起来说道,下午收拾一下,我们去看看老镇长。

div

第三百零六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来到城西,复活后的古城,隐隐胜过了它千百年前的繁华。

老镇长的家,随着棚户区的改造也已经搬到了相邻不远的安置小区。从镇上回来,老镇长在老龄委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看似闲散的部门,对于真正想要做事情的人来说,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

忙并累着,但工作的起来比远比在镇上还要快活。

进入老龄化,老龄委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也越发的重要。过去,老龄委更多的是组织老年人唱唱歌、跳跳舞,但现在老龄委的工作早已经从城区深入到了镇乡。

梓县是人口大县,老龄化的比例也远远高于相邻的区市县。百岁老人的增长比例,逐年递增。老镇长接手的时候,梓县满百岁的老人不过一巴掌的人数,但到了现在已经是两根指头的人数。老镇长心闲事不闲。

接到余香的电话,老镇长连忙从老年大学培训班专题汇演上赶了回来。

穿过几条大街,老镇长居住的安置小区毗邻大江,也算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这座新建不久的安置小区,虽然远没有商品住宅小区那般豪华和惬意,但胜在安静,胜在亲朋四友也都居住在这里。与进门就关门闭户的商品小区比起来,这里反而多了几分难得的灵性和人气。

对于余香,小区的老邻居们并不陌生。

这些年,但凡看过电视,关心时事的人,大都暗自佩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县级领导。余香做的那些事情,在梓县的老百姓的眼里都能够写出一本厚厚的变迁史。见着余香和何大海走进小区,纷纷让出路来,热情地与她打招呼。余香连连点了点头。来到赵镇长居住的单元楼下,老镇长的安置房选择在一楼,有一处不大不小的小花园,花园里跟他原来的老院子一般也都种满了兰花和其他的鲜花,还种上的一棵葡萄。但余香来的不是时候,这些葡萄刚刚被摘去了果实,留下光秃秃的枝干。

老镇长和他的爱人,已经等在单元门前,见着余香和何大海,俩口子连忙热情地迎了过去。“余常委,你可算是稀客啊!”

余香和何大海笑着与他们俩口子握了握手,何大海连忙将手中的礼物递给了他的爱人。与老镇长握手之后,余香故作生气地说道,老领导,叫余香!不然的话,我立马走人!

老镇长连忙笑了笑道,好,好!叫余香!余香,何总来请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