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何大海苦笑地看了看余香,余香只得接着话说道,刚刚大海给大家讲得很明白了,我在补充一下,我个人的意见!我的意见是先把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搞起来,至于村小,我看可以先从寒暑假试着办一下,多征求一下在外打工的家长的意见,如果绝大多数在外打工的人员,都愿意把孩子送回来上学。我们就两条腿走路,村集体出地盘,用分红来办。至于教师嘛,我们可以采取先争取一批三支一扶大学生来教,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高薪聘请外地的教师来教。或者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办学基地。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办!

何友生对余香这个意见很赞同,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单是办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村里的400多万分红,足够办好。但要是再办村小,不少孩子都在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弟校学习过,一下子要把课程进度和质量抓起来,就得花大价钱了!他连忙站起来对大家伙说道,我举双手赞成余镇长的意见,凡事我们得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有口吃成大胖子!不然的话,都一股脑地撵行市,搞得不伦不类的,反而伤了大家的积极性,费力不讨好!

何大山和李大海反倒是希望村里把村小一下子都办起来。将来他们的孩子才好上学。何凤山则打起了嫂子的主意。他知道嫂子是上过大学的,要是她和余珍珍联手把村小的寒暑假培训搞起来,自然是又省力又省事。他嘀咕了一下,没敢说出口,他还得回去征求一下余珍珍的意见,毕竟余珍珍都有20多年没有摸过教材课本了。

何大海见大家都议论得差不多了,当即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家静一静,下面我们开始表决!同意余镇长建议的请举手!”

大家犹豫了一下,绝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来。“同意,一起弄的请举手!”零零星星的代表举起了手来。看来,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在村里也把村小办起来。

“请放下,根据投票情况!现在我宣布,按照余镇长的建议先办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

等定下这些事情之后,余香、何大山、何凤山又召集村委会班子开会,对场地选址、资金使用和人员安排进行了商议。原本何凤山建议将原来闲置的村小,重新装修一下,但考虑到幼儿孩子的安全,大家集体商议重新选址,按照城市幼儿园的标准来建。用何大山的话说,既然是吃螃蟹,就得吃出新鲜感来!要弄就要弄出点模样和动静来!

村幼儿园设计上的事情,余香当仁不让地揽了下来。反正李书记安排她对接省规划的专家,有这么好资源不用,那就太浪费了。何凤山也乐得高兴,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办起来后,他的心里才少了许多遗憾。当初闲置村小的时候,余珍珍和他很是舍不得。前些年总有人打那块地盘的主意,想来搞养殖,都被他拦了下来。现在就等着把幼儿园建起后,他打算还是把它用来当村小学校使用。

一番忙碌下来,村里一下子又热闹了起来。大家伙都知道村里要重新办幼儿园,都高兴得不得了。余香和何大海刚刚走出村委会,就被大家伙拉着要请他们去家里吃饭。何凤山知道余香很忙,还有一批省上的专家等着她呢。连忙扒开人群,给他们解围道,大家伙的心意,我们都领了。但大海和余香下午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忙,等他们把村幼儿园办好了,农民夜校开起来了,大家伙再热闹热闹也不迟。

大家伙见他这么说,方才把他们放走。但何凤山却没有跑脱。那些老辈子们,小媳妇们拉着他不让走。“老书记,他们走可以,但你不能走!我们还有事情求你帮忙呢!”

“啥事?先说事情,办得了我才答应。办不了,你们可别难为我,我现在早退下了!”

大家伙哈哈笑道,一个是你的女婿,一个是你的女儿,家里家外还不是你说了算。“这话乱说,我们家一贯公私分明,你们可别害我!到时候,我回不了家,我去你们家蹭吃蹭喝啊?”“那感情好,我们天天给你弄好吃的!”何凤山无奈地问道,你们是不是想打起了上学报名的主意?“对,老书记果然目光如炬,我们就是想提前把名报上,不然的话,到时候人多了有排不上。”“你们这不是瞎操空心嘛,既然要办肯定得让大家伙的孩子都能上到学!”

第六十七章 残酷的侵权官司

回到镇上,李书记陪着省上的规划专家已经去了片区踩点。何大海只得将余香送了过去。规划工作对于李书记和余香来说都是门外汉。专家的话都说得云里雾里的,李书记和余香听得一知半解的。良久,余香才插话问道,县里这一片是要搞连片开发,产业规划和布局无论怎么调整都得遵循因地制宜这个原则,这一片都是浅丘地带,大规模的平整土地和重塑产业结构肯定不现实,关键还是得突出地域特点和产业差异。老专家们诧异地看着她,忙问道,李书记,这是?

李书记连忙给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副镇长余香,她可是c大的毕业生,我们这片能搞连片开发,还得归功于她在鲜家嘴搞出的示范。老专家欣慰地笑着说道,难怪余镇长有这般见地。难得啊!我们这些年搞规划,最怕的就是我们说啥你们就说啥!其实你们这些基层干部对乡村规划才最有发言权。我们就想听听你们的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