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刊室拿到的经费并不多,想要做高品质的校刊不可能,除非做收费校刊,但想到以前家长对收费校刊态度,顾南萱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没有钱不代表做不好校刊,顾南萱把裴钧拉过来帮忙,他的油画社团可以用上——帮校刊画封面和插图。
裴钧倒是很乐意帮忙,油画社成员每周都要有足量练习,那些没用的练习稿可以给校刊室用。
合理利用资源,节省大笔费用。
顾南萱让滕飞瑶负责整理近一个月学校新闻,调查整理各大社团的动态,让滕飞瑶忙得脚不沾地,为了省时间她都回家住了,直接住在学校。
以前校刊为什么容易夭折?顾南萱以滕飞瑶整理出的资料发现,往年校刊内容限于学校发生的事、学校里的人,重复性高,内容缺乏深度,这对校刊的作者要求太高,而有质量的稿件并非每个月都有。
怎么办?
学校的人不够,去校外找,燕北附中是天然的交际网,顾南萱联系到前几届考上燕清燕北的学长学姐们,邀请他们投稿,谈谈母校八卦、分享学习经验。
以宣传部的名义邀请那些已经创业成功的知名校友,讲一讲自身经历和创业趣事。
她的爸爸顾弘毅先生也是燕北附中的知名校友,眼前的资源不能放过,回到家就跟顾先生提这件事,得到顾先生的大力支持。
有了顾南萱做的这些工作,校刊室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三四篇投稿。
顾南萱回到学校这一天,新校刊通过各班班长,送到学生手中。
“这是什么?”实验班的学生拿起16开大的杂志,封面是一幅油画,云朵像朵朵棉花糖,草地绿意盎然,色彩鲜亮,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男孩并肩推着自行车,前方就是学校大门,挂着燕北附中的牌子。
杂志名在白云上方,在杂志的左上角,名为《流月》,还用了句诗词为杂志名作了注解。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实验班学生们拿在手里不由觉得喜欢,这封面和字体都很漂亮,给人清清爽爽,关键看起来有逼格!
他们翻开杂志后,发现这本杂志不是有逼格那么简单。
内页采访,作者趣乐集团董事长顾弘毅,采访内容非常丰富,从校园生活,再到创业,连新闻八卦都有。
然后翻页,从目录上看,有王语淳老师的学习宝典,有实验班各科老师的小课堂,也有考上燕清北清不久的学长学姐们的经验总结!
有学生激动地喊出声:“卧槽,我看到了什么,竟然还有李西瑞学长创作的文章,这可是我的偶像!”
李西瑞现在是芸芸科技的董事长兼创始人,芸芸科技主要研发智能生活设备,最近在网络最火的情感机器人便出自他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