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实在人太多了。
人一多,各种边缘产业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黄牛党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类。
从上个世纪倒卖缝纫机、单车、电视机等各类票证开始,到后来的剧院戏票、火车票、演唱会门票、医院挂号单,甚至世界第一的磁悬浮票,但凡有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电影票黄牛党最滋润的时间是世纪之交那几年,那个年代每升汽油只要两块多钱,但是涌入华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票价已经卖到了三四十元之巨。每逢大片上映,就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黄牛党站在国泰、大光明、新华等老牌影院门口,用翻着倍的价钱从退票者手里收进原价三四十块的夜场电影票,转手就能卖到120、150甚至200!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随着线上购票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国内电影院遍地开花式的疯狂扩张,大多数观众都能从手机上买到心仪的电影票,只要懂得提前关注影票发售时间。没有人需要担心买不到好位置,也没有人会在柜檯前排队买票,电影票黄牛自然而然就逐渐销声匿迹。
现在这年头,就算还有混迹影院的黄牛,也只不过是囤积优惠券和会员卡,最多偶尔在超级大制作、热门电影上映的时候,会有少数干其他行当的黄牛过来兼职,赚赚那些没提前买票吃完饭才临时想看个电影的情侣“狗粮税”。相比起医院挂号、火车票之类的行当,影院已经很少出现这样供不应求的情况了。
再也看不到专门做电影票的黄牛了,除非他们是为了正义感和“献爱心”。
所以看到这些个熟悉的面孔,张彬还有点莫名的亲切。
“没多少人愿意买黄牛手里的高价票吧?”
早报记者有点难以想象,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虽然也偶尔会进电影院看电影,但花钱买高价票的事情可干不出来。
“没人买?开玩笑!”
张彬瞪大了眼睛。
《泰坦号》已经卖疯了!
哪怕是三四线小城市,普通3d影票最少也要三十多元,这还是购票a有不少会员折扣和优惠政策。像海市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票价就更贵了。
最厉害的是iax票,普遍达到了150元至200元,甚至更高,依旧供不应求。
黄牛党们就像是闻到了鱼腥味的猫,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