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这才叫有诚意!

所以别以为拍个种族话题、拿到学院奖提名就有多了不起,人家这种毫不要脸拍马屁的手段,才叫厉害,你们还嫩着呢!

“的确是这样,我们想要拿到几个主要奖项,难度相当大。”罗杰·西尔沃也冷静了不少。

他只是一时太兴奋。

比起半知半懂的白斯和大壮,罗杰·西尔沃对于好莱坞和电影学院的尿性要了解的多。

抛开冲奖元素不谈,王奈杰的年龄和华国人身份也是一道硬伤。

一方面,电影学院从来就不待见年轻人。另外一方面,尽管一直在鼓吹欢迎外国人,好莱坞的生力军中也不乏那些在各大电影节上崭露头角、最后被收编的外国人,但是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真正重要的奖项,还是很少旁落。

说到底,电影学院奖本质上还是一个美国人自己玩的电影奖项,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偏向外国人呢?这一点从电影学院一直以来对非英语电影的排斥就看得出来。

好在《逃出绝命镇》是一部英语电影,即便如此,也只是少一个减分项目而已。

电影学院的口味到底如何,从评委构成也能略窥一二。

由于学院奖投票需要登记、签到、注册、看片等限制,有投票权的6000多名评委中,很多都是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的半退休人员,也就是所谓的hite anglo-saxon rotestant,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

又臭又长的称谓,几乎就是保守的代名词。

他们到底喜欢什么,请参考今年美国大选的结果……

哪怕偶尔“政治正确”一下,也多半是为了故作公正。

“话不能这么说,只要提名就有希望,输赢先不说,气势总不能输。”白斯有点悻悻然,但是嘴上依旧不松口。

“没错!没错!”大概是察觉到有些扫兴,罗杰·西尔沃赶紧改口。“其实今年的电影学院奖,局势并不明朗,我们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