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在京影节高峰论坛上王奈杰和洪大纲针锋相对的事情也慢慢传扬到大众耳朵里。再加上王奈杰和伍一传之间的那些龃龉,慢慢地就有他和京圈不对付的说法流传开来。

媒体记者、狗仔队,毕竟也不是吃素的。

第353章 高潮在哪里?

当然,公众人物永远都是要注意形象的。

多少明星名人私底下早就撕破脸、势同水火,在镜头和媒体面前照样谈笑风生,甚至姐妹(兄弟)情深。

更何况王奈杰和洪大纲还远远没有到撕破脸、仇深似海的程度。所以无论这些媒体怎么试探、打听,都不可能收获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洪大纲人老成精,拿王奈杰也许没什么办法,对付记者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王奈杰现在打官腔的本事也堪称一等一,以他的演技,只要有心,媒体记者根本不可能看出任何破绽。

“大家对《韶华》口碑也有不少争议,有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过度美化那个时代的文工团,把青春、战争、命运等元素胡乱堆砌,消解了原著的力量感,王导你怎么看?”

有记者还不死心。

“任何电影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韶华》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洪导的深厚功力在这部电影中显露无遗。说句实在点的话,就现在的大趋势,敢拍《韶华》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丰富了国产电影的类型,拓展了思想的边界,令人钦佩!”王奈杰评价依然很高,甚至竖起大拇指。

《韶华》上映之初,王奈杰已经看过了这部电影。

事实也就像他对媒体所说的那样,总体而言还是一部好电影,瑕不掩瑜、功大于过,最多只是在措辞上斟酌几分,用了点语言艺术。

缺点还是有的,由于这是一部根据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剧情改编设计和叙事节奏上略有不足,主旨上也有些混乱。比如一方面想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命运的无常、理想的湮灭,可是另一方面又让文工团那些温室里的花朵继续幸福快乐,独独强行把所有不幸都加诸于两位主角身上……

这样的安排,显然过于失衡。

至于有人说看得很感动、流泪,电影里把青春、年代、岁月、战争、命运这么多元素统统都塞进去了,总有一个地方能戳中观众泪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