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知道,对面年轻漂亮的女记者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猎物。

虽然时代周刊影响力巨大,能够成为这本杂志的封面人物非同一般,但他只是被采访者,如何确立主题、找准方向,保证内容足够吸引人,那是时代杂志和这位女记者的事情,自己只需要配合就可以了,完全无压力。

“不对吧?拍电影难道不是一种艺术创作,不需要创作的激情吗?”

julia提出了质疑。

“想法的初衷需要激情,但光靠感性的冲动,是完成不了一部长片的拍摄的。灵感迸发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哇我这个想法太棒了。但是等到实际拍摄,你就会发现,这里也不行,那里也不对,错误多如牛毛,拍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这种时候如果光靠一股子热情和激情,闷着头强行去拍,唯一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抓狂、让剧组崩溃。所以说距离才能产生美,和作品保持适当的距离,相当重要。至少这样不会让我们被激情冲昏头脑,看不清楚现实。”

王奈杰说的完全是肺腑之言。

成功拍摄一部电影的首要前提,是导演本人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要求、目标、结果,然后付诸于实施。

很多人上来就是我这个想法多么多么牛逼,踌躇满志,必须要拍到完美无缺。

可世界上哪有完美无缺的东西?

理想永远是美好的,现实永远是骨感的。

“你这样的说法,实在太让人幻灭了。”

julia完全听呆了,这和自己想象的可不一样。

我想要听你表达高大上,讲艺术的美感和灵感,你给我谈现实?

说好的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呢?

“电影当然是艺术,可艺术也来自于于现实,拍摄电影本身更是一件再现实不过的事情。只有正视现实,才能驾驭现实。一味强调美感,那叫自我催眠。”王奈杰总算讲了几句她想要听的金句。“完成一部长片,让无数观众夸赞,走到哪里人家都喊你一声导演,是一件很容易让人迷失的事情。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千万别到了片场就把自己当成神。没有这回事,人贵有自知之明,至少癌症咱们就治不好,对吧?”

julia感觉话题渐渐失控,似乎主动权一直不在自己手上,深感不满的同时,她也在努力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