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韦恩·查斯坦代表的麦克斯影业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但谈判仍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接下来,双方几乎是围绕投资额度、利润分配一个一个百分点地展开拉锯式谈判。两天之内连续进行了三次接触,才渐渐达成一致。
而在这个过程,王奈杰也了解到好莱坞电影公司更加严谨的商业模式。
在华国国内,一个有过成功经历的导演,完全可以拿着剧本走进电影公司高层甚至老板的办公室,手舞足蹈地推销新项目,而且有很大概率顺利签下合同。更急躁一点的,干脆自己挂个名字就成立一家新公司,然后到处急火火地谈合作、拉投资,谈妥价钱就上马。
简单粗暴。
第285章 创造历史!
哪怕王奈杰自己,也是这样干的。
他的第一部电影《情人节游戏》以小博大成功以后,就开始直接和保利副总裁陈雄对话了,没费多大功夫就通过了立项。
但这一套在好莱坞行不通。
一个热门导演带着项目上门推销,然后公司高层拍板亮绿灯(green light)同意,这已经几乎是上个世纪的模式了。除了屈指可数的站在最顶端的几位超级大导演,一般人想都别想。
随着制片成本节节攀升,风险压力越来越大,如今好莱坞电影立项更加严苛,通行的模式是集体决策制。
一部电影发起动议之后,通常得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研究,才可能亮灯放行。
哪怕《逃出绝命镇》是一部成本不超过千万美元级别的小制作,韦恩·查斯坦被授权代表麦克斯影业决策,他仍然表现的相当谨慎,召集市场营销、制片、发行、国际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专门开会研究,审视包括可能的北美票房、海外收入在内所有环节,提出全面周密的商业计划。
手中的关系网和资源,依旧很重要,是韦恩·查斯坦作为电影公司高层的能力体现。但还有更重要的,像麦克斯影业这样的成熟公司,已经开始对高管实行指标审查,会记录他们的每一次规划、项目情况,作为最重要的业绩指标参考。
所以韦恩·查斯坦说具体的条件无法直接答复,并不全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