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祁安予说话的口气,他就知道对方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了,那就好办多了。

“剧本的确很好,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市场,好在看起来拍摄成本的确比较小,应该不容易亏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部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果然,祁安予并没有在这方面上多做纠缠,她是一个很务实的人,直接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看得出来,这部电影的卖点就是剧情,几乎完全依靠演员的演技才能撑得起来。

“最初我着手写剧本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成本的问题,毕竟以我的资历,要拉投资也很困难,只能从小成本开始。当时甚至还没有《让我留下》这部微电影,现在有嘉能公司买断版权的费用,节省一点的话,应该差不多够拍出来。至于演员,我的初步打算,是从人艺、国话去找。”王奈杰一点一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么多天来,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完成剧组的筹备。

70万看起来很多,但真要说起来连一个三线明星的片酬都不够。所以哪怕这是一部院线电影,也不可能找明星来演,哪怕资历深、片酬低的老戏骨,他都请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白菜价、演技又好的演员哪家强?

毋庸置疑,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专业院团了。王奈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人民艺术剧院和国家话剧团,国内话剧界的两座高山。

第38章 鄙视链

与电影、电视剧相比,话剧能够创造的收益要小得多,演员片酬更是少得可怜,一场话剧几百块的片酬比比皆是。而与此同时,话剧舞台又更需要演员实打实的演出,跟观众几乎是零距离、面对面的互动,没有喊卡重来的机会,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弥补。所以说,对于话剧演员来说,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自身演技的挑战。

这也是很多已经在影视圈成名的演员,在外面可以拿天文数字片酬,还愿意低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话剧的原因。

换句话说,话剧演员的艺术追求,包括对舞台的热爱,远远高于对金钱的热衷。

某种程度而言,鉴定一名演员究竟算不算好演员,话剧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如果假定演艺圈有一条演技鄙视链的话,那应该是:

演话剧的看不起演电影的,演电影的看不起演电视剧的,演电视剧的看不起演广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