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王奈杰不得不吐槽自己这前身的社交能力了,混了那么多剧组,居然没有留下几个相熟的化妆师电话,没办法,还是得给三炮哥蒋三江打电话,拜托他访一个水平好点的化妆师,而且还得恰巧有档期的,后天就必须到场。
好说歹说,费了不少口舌,这边刚刚摆平左打听右打听的蒋三江,那边大壮电话又打过来了,摄影机搞不定!
这个世界也到了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时间点,国内民用广电业和电影业的摄影摄像机基本上已经开始实现了数字化,也就是拍摄到的画面通过感光元件直接记录在储存卡或者ssd硬盘上,胶片摄影摄像机逐步开始被淘汰。
数字摄影机最大的优势无疑就是方便,性价比高,也是王奈杰的第一选择。
但是他知道自己这部短片要达到的水平,对画面是有要求的,所以并不想随随便便弄个手持摄像机甚至dv就来拍。
拍电影,什么都能省,硬件真不能随便省。
第13章 万事开头难
同样的剧情、人物,同样的拍摄手法,摄影机和后期调色的差异,很可能拍出来就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有的网络电影,开头一放你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画面质感太差,图像色彩太烂!不用看就觉得low到爆炸。
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可能当然是水平有限,第二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摄影机等硬件相对较差。
王奈杰也得节省,但他还是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画面水平。
首先,买摄影机是想都别想,别说他了,哪怕那些财大气粗的正规剧组,往往也会选择租摄影机。
通常拍摄电视节目的摄影机,业内叫广播级摄像设备,这就得10万起步,比这个价格还低的,也就能拍拍婚礼或者企业联欢会什么的,拍出来的效果跟胶片机根本没法比。
真正用来拍摄电影的摄影机,35毫米这种低端的,也得大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哪怕是租,一天也得四位数往上。
王奈杰瞄准的就是这种入门级的,拍摄院线电影的摄影机,至少能保证看起来像模像样。
大壮找的这家器材租赁店在京影南区的后门,一看就知道是京影往届毕业的学生或者老师开的,京城这种租赁店最多,关系广、门路多,生意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