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页

夺命神医 最下不及情 1003 字 2022-11-11

“感觉有一种熟悉的味道,似乎是在回到以前的那种时代,好像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老街区,不过我想不起来了,这里的人很热情,而且民风特别淳朴,不像一些地方,有的人摆小吃摊儿仗着自己是本地人就坑外来的游客。”

楚风对开原老街区的印象还不错,因为在龙鳞的关系,他去过不少的城市,很多地方的本地人会仗着自己的身份去欺负外地人,像开原这种老街区不常见。

“其实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这儿生活了十几年的,就算是外来人口,在这儿也生活了有好几年了!老街区这边有一个规矩,如果你是外来人,住在了一个房东的家里,逢年过节房东都会给你端上一些本地的特色菜,或者是邀请你去他们家吃饭,如果房子比较大的,那房东会在楼下摆一个流水席,所有的房客都会过来吃。”

蔡文静对老街区了解的很多,因为小时候爷爷经常带着她和妹妹来这里吃东西,而且爷爷也认识不少老街区的人,可惜的是自从爷爷去世后,那些老街区的人也很少到家里面去了。

“对了,你知道金老先生临走前给你的任务是什么吗,他说让我带着你在开原到处转转,然后问你在开原看到了什么。”蔡文静脑海中一直在想金老先生说的那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她一直想不太明白。

“这个怎么说呢,按照佛家的说法是,不可云,等咱们在老街区和其他的地方转了转之后,你就会明白了。”楚风似乎对金老先生的话有些理解,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让蔡文静自己去体会。

“不说就不说干嘛,还弄的这么高深。”听到楚风说的话,蔡文静不满的嘟了嘟嘴,她嘟嘴的样子煞是可爱,拿着水的处方一时间都看呆了。

俩人在老街区转了不少的地方,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转了有半个小时,楚风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在这里没有听到汽车鸣笛,也没有听到电动车和一些摩托车的鸣笛,似乎这里的人有自己的规矩。

第一千零八十章 传奇故事

看到楚风站在那儿不动,蔡文静有些疑惑,这家伙又想到什么了,是琢磨透了金老先生的那句话,还是在奇怪一些事情。

“老街区怎么这么安静,没有鸣笛声,也没听到狗叫。”楚风站在那儿有好几分钟才嘟囔出了这么一句话,听到他说的话,蔡文静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因为这里有流传的规矩,非紧急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鸣笛,至于狗叫,怎么跟你解释呢,不管再烈的犬到了这里之后都变得特别温顺,好像这个地方有什么东西让狗很害怕。”

蔡文静跟楚风解释了一下,开原的老街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车辆进入后都不得鸣笛,如果是外来车不知道规矩的,鸣了笛之后,在两分钟之内他会遭到上百辆车的包围,等开车的司机道了歉之后才会被放走,警察都知道这里的规矩。

除了一般的警用车辆和救护车之外,其他的车辆最多闪一下远光灯,根本不会去按喇叭,更不会出现因为抢道或者是便道长时间按喇叭的事情。

“要是这种规矩在全国范围内通用,那每年都不会发生那么多交通事故,更不会因为交通事故有人死去。”楚风很羡慕这里的规矩,应该说很羡慕这里的安静,这里的人遵守的规矩等于创造了一种秩序,这也是在为下一代的人做榜样。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听我爷爷说这里的规矩成立了有近百年了,听说抗战时期开原就有这样的规矩。”蔡文静觉得楚风的想法太过于异想天开了,太原有这样的规矩,那是这种规矩成立了将近有百年,要是没有两代人的相传,怎么会有人这么守规矩呢。

“现在咱们在老街区转的差不多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我现在带你去,距离金老先生给的时间还差三个多小时。”蔡文静带着楚风转得差不多了,她想带楚风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我觉得这里挺好的,没必要再去转了,有时候一句话形容了一座城市,有的城市则是流传的一种故事,每当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这个城市。”

楚风走到不远处的一个椅子坐下,蔡文静坐在他旁边,对于楚风刚才说的话,蔡文静有些不太理解,一句话形容一座城市很好说,但一个故事形容一座城市,这样就有些难找了,毕竟在古代什么样的故事都有,就看你这座城市出了什么样的名人。

“开原有什么样的名人事故吗,给我讲讲,现代古代的都行。”楚风开始有些喜欢这座城市了,尤其是喜欢老街区的安静,这里挺适合养老的。

“抗战年代有一个故事,我爷爷跟我讲过很多遍,当时全国出兵量最大的省份就是我们川省,第二个省份是中原,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叫做不把倭寇赶出华夏,川军绝不回家。”

“根据我爷爷所说的,抗战年代开原的人口只有十几万人,这是一个市的人口,男人大概有9万多人,女人应该有6万人左右,当时除了小孩之外,其他的人都去参军了,包括上了年纪的50多岁的人。”

“后来战争结束后,去参加的6万多人男人,没有一个回来的,不知道他们是战死沙场了,还是在其他地方升官发财了,后来全国解放后,有很多人回来寻亲,最有名的事情就是,一个家里面出了9个烈士。”

蔡文静说的这些跟楚风想知道的有些不太符合,楚风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么事影响了这片老街区,而蔡文静所说的是抗战年代的事情。

凡是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川军是在抗战年代付出最多的一个省份,不光是出兵大省,更是出粮大省,排在第二的是中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