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房看不起,想要压榨海氏的钱财。
那么可以出点血,花钱买平安。
直到找到机会,带着儿女离开侯府。
从头到尾,海氏都没有做过一点点坏事。
把侯府的人养成骄奢之人,也不是海氏的原因。
在萧氏嫁进来时,侯府过日子就是如此奢华,拿燕窝当漱口水也是有的。
等到海氏嫁进来后,更加是变本加厉而已。
侯府上上下下的人,过好日子过惯了,看不上扣扣索索的人。
而她的娘家萧家,之所以借了国库的银子给她大量置办嫁妆,也是因为侯府的日子过得太好。
萧家不想着让女儿掉价,才咬牙借钱。
等到皇帝大肆清理借款,导致他们夫妻不得不分开。
海氏带着大量资产,嫁进侯府。
就给原本不安定的侯府,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跟着是薇娘插手瑜哥的各种事情。
每每想到这里,她都恨不得给过去的自己两记耳光。
她宁可儿子落在海氏手里,也不希望是薇娘在他的身边。
那个女人,让他们母子相见相认,只会是障碍重重。
海氏只怕是被多次被算计后,才慢慢清醒过来。
她明白侯府就是一个大泥沼,准备跳槽。
正好萧氏自己冒出来。
海氏抓住机会。
想清楚后的萧氏,就深感头疼。
但想到了大儿。
她就是明知道不好,也会跳进来。
好在是那几房分出去。
不然麻烦事更多。
那些人只怕挑唆完长子后,又会来挑唆别的孩子。
这怎么行?
她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些年过来,她和夫君靳侯爷的感情还是有些变化的。
他们夫妻两个人在最情热时被分开,这种情况让两个人相互牵挂。
种种不顺把彼此之间的情感,变成最纯最真的存在。
当年海氏的嫁入,也没有改变这种情况。
甚至海氏生了孩子。
在靳侯爷心里也没有什么分量。
和萧氏根本就无法相比。
这一点是多年的贵族教育出来的成果。
在古代社会里,男人有了心上人,和别的女人睡几觉,也是常有的。
那一个个对着妻子写出精彩绝伦的情诗者,往往私生活里出现过一个个红颜知己。
比如说元稹在发妻韦氏死后,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看完这首诗,只会觉得韦氏多么的幸福,令夫君牵挂。
事实上元稹情史相当的丰富。
所谓的红颜知己相当的多。
有名有姓的就有六个。
不知名的,不知几何。
韦氏算是元稹的白月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