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出口,令谈家三个女人就是一愕。
想不到这位小娘子如此口齿伶俐。
不过,她们都是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这可是那位大出风头的慧郡主的女儿,一样的咄咄逼人。
此刻的她们完全没有想到,今天被海宁指责妇德不够,一点也不冤。
跟着海宁说:“我告诉你们,天下人的人,唯独你们婆媳两个人不能说我娘的坏话。”
这句话一出口,对面的婆媳三人是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意思?
“当年要不是我娘派人把你们婆媳从水里救出来,还派人送你们回家,你们早就不知道到了那里,还有脸说我娘的坏话?”
说这句话时,海宁看了一眼年纪大的两位。
看到她们还是记不起来,海宁就冷冷地说:“当年,你们来上香,在路上遇到山洪,被困在一个石头上,是我娘遇到你们,特意救你们下来。这件事有吧?”
谈家婆媳听了之后,相互对视一眼,还真的有。
但说不定是有人假冒的。
还不等她们回答,海宁又说:“当初是山洪,水流很急,原本应该派男子去救。”
“但我娘觉得要是被人知道是男子所救,怕你们家里人为难,特意派的婆子救人,是不是?”
谈家婆媳有些动容,因为她们都还记得。
“现在那个救人的人还活着,要不要请过来见见?”海宁说。
谈家婆媳有些尴尬,当时她们原本打算要是有男人来救,就宁可死在山洪里。
想不到那个救人的妇人,派的人一个力气比较大的婆子。
但那个明明就是一个商女,并不是县主。
“你们嫌我娘是商家女,说了一声感激,送了两根干肉条就过去,甚至在后来,见到我娘,也就是点点头。”
“真的是我眼界大开,有人说: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救命恩人的吗?”
这句话一出口,谈家婆媳有些感觉羞煞。
在国人眼里,救命之恩的确是需要重报。
可她们婆媳看海氏是商家女,不愿与之多说的。
跟着海宁说:“我听说你们常常来寺庙参拜,那么佛家有云:众生平等,你们这种鄙视商家女的行为,算是符合佛家的心意吗?”
说完,海宁从小鼻子里哼了一声,就仰着头走远。
留下婆媳两个人面容有些发白。
因为海宁的话,的确是击中她们的心。
她们说起来,并没有太多的知识,甚至是大字不识几个。
一个是儿子有出息,考中进士后,最后成为御史,她这个当娘的,母以子贵。
一个是原配,跟着夫荣妻贵。
不管是做母亲的,还是做妻子的,都是那种普通女性,并没有多少认字。
她们的认知也是来自周围。
京城的人都鄙视商人,包括铁头御史,认为商人逐利。
她们自然是一样的想法,根本就是一种从众。
结果今天被人点出来忘恩负义之后,两个人都是羞愧。
有人一直在一旁看热闹。
早年时,她因为穿着华衣美服,被谈家人教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