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晟看起来乖巧,但是景睿旸知道,杨晟骨子里是个极其骄傲的人,他要么不做,要做就会想要做到最好,但是受限于身体素质,他就算再努力,在军中也只能排到中游。别说是那些和他差不多出身的将门子弟了,就算是一些寒门出生的普通将士,有时候也能将杨晟打击的怀疑人生。

所以,景睿旸才会断言,杨晟不适合走从军的路子。

武将走不通,那就只能从文,或者走军中智将之路。杨晟虽然聪明伶俐,但是有些事并不是聪明就够了,杨晟虽然聪明,但是在军事上反而天赋不足,单纯的文学他也没什么灵气,反而他在工学杂学上的天赋奇高。

在景睿旸看来,成为像毕方行那样的神匠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杨家时代从军,杨晟作为这一代杨家的独苗苗,想要弃军从工,极难。

至少杨道成那一关就过不去。

“小晟在工学上的天赋奇高,若是能随我一起研究工学,未来必能名垂千古。”

杨晟在空间、数据上的敏锐是姜梨生平所见最强的,若是在现代,他这样的人才必然是能成为行业大牛的,就算是在这个时代,若是能够发挥他全部的天赋,想要名垂千古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在这个时代,匠人地位极低,世家大族子弟对匠人也带着天然的藐视。

杨晟出身大族,在军中声望极高,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杨道成是绝不会允许杨晟成为一个匠人的。

“想要走工学之路,除了让杨将军松口之外,杨晟自己的意愿也很重要。”景睿旸开口道。

“为什么?不是只要说服了杨将军就可以了吗?我看小晟对工学也很有兴趣,应该不会排斥学工学的。”姜梨疑惑的问道。

“杨将军对杨晟极为疼爱,同时对杨晟也有很深的愧疚之情,若是杨晟真的不愿意从军,只要他坚持,杨将军不会不同意。只是,杨晟毕竟是杨家下一代全部的希望,若是他不从军,那就等于是杨家这百年的奋斗都化为了泡沫,他不会允许杨家在他手中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