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原主要给骆家干活,晚上还要为骆家缝补衣物,这骆家从老到小还真是使唤原主使唤的顺手啊。

这做衣服的活原主自然是会做的,只是这做衣服不比缝补,格外的费时费力,骆母又小气,根本不可能为原主准备油灯照明,因此原主只能借着屋子接壤的隔壁杨跛子家透露出来的一点微弱灯光为骆传名缝制衣服。

一身衣服加上里衣,原主至少要熬十来夜才能缝制完成,每次缝制完一套衣服,原主的眼睛都要疼上好些天。

也得亏了现在原主年轻,不然就这样的熬法,眼睛早坏了。

不过,借着杨跛子家透露出来的微光缝制衣服?

姜梨不由皱起了眉头,这古代油灯昂贵,就算是富户也没有会整夜整夜点油灯的。

杨跛子就是杨京,也是昨天扶了自己一把的男人。

杨跛子是四年前迁到村里的,当时还带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杨跛子在村里的风评不是很好,据说他好赌,气死了父母,赌完了家产,媳妇也跑了,自己还被讨债的打断了腿,没办法才迁到东来村。

杨京刚来村里的时候,虽说带着个孩子自己还断了条腿,但是好歹是个男人,模样也过得去,那村尾耐不住寂寞的刘寡妇便是隔三差五往杨京家里跑。

但是没多久,刘寡妇便气急败坏的站在杨京家门口破口大骂,话里话外都是在鄙夷杨京不行。

村里哪里瞒得住什么事,刘寡妇那天大着嗓门嚷嚷的样子可是让半村子的人都瞧见了,很快,杨京哪方面不行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