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默和宁一鸣说的王教授,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人民大学的王梓杰教授,张蓓蓓也是认识的,而且知道他名气很大,属于能够和领导谈笑风生的那种。相比她在朋友圈里看到的那些大v们的言论,张蓓蓓当然更相信王梓杰的观点。她看看宁默,不确信地问道:“胖子,你是说,王教授也认为学金融不如学机床好?”
宁默想了想,说道:“他倒没有直接这样说。不过,听他和老唐的意思,咱们国家的发展应当是和美国不一样的。美国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搞金融了,咱们国家应当不会把金融当成主要产业。
“听王教授说,领导有过一个指示,说我们国家不能允许金融业侵蚀实体经济,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琢磨着,咱们临机搞的机床,还有你们大河搞的无人机,都是实体经济,国家政策应当还是鼓励你们大力发展的吧?”
“这倒是。”张蓓蓓回过味来了。
她从事的行业,就是搞实体经济的,大河无人机从国外赚回来很多钱,丝毫不比那些炒股票的赚得少。她从前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人云亦云地认为金融比实业更有前途,听老公和儿子给她这一通教育,她隐隐觉得,似乎自己过去喝的鸡汤里的确有点馊味。
最起码,苏化正是靠着造无人机跻身国内新贵行列的,比那些靠做房地产起家的富豪牛气得多。张蓓蓓亲眼看着大河公司的成长,心里也不止一次地感慨过“生子当如苏化”。现在儿子想未来去做实业,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以宁一鸣现在就能够在机床发烧友中混出一些小名气的天赋,再加上她家拥有的财富,以及唐子风、唐子妍、黄丽婷、王梓杰、李可佳这些长辈的帮衬,没准未来也能成为一个盖茨、乔布斯那样的实业大亨,这不比让他去华尔街当个红马甲要强得多?
心里是这样想,但老母亲的权威还是需要捍卫的。张蓓蓓虎着脸,威胁道:
“我不管你以后要学什么专业,最起码现在你的主要任务是考大学。下次考试,如果你考不进全年级前10名,我就把你这些机床都卖掉,不许你再摸它们了!”
第五百三十章 我真的不是于先生
被张蓓蓓当成典范的苏化,此时正在西南乌蒙水电站工地“首台77万千瓦水轮机组转子吊装成功庆祝仪式”的现场,接受记者的采访。
苏化是作为于晓惠的家属被邀请参加这次庆祝仪式的,而于晓惠的身份则是乌蒙水电站整体转轮制造工地的驻场总工程师,她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建筑工地上,已经呆了一年有余。
依托三峡电站70万千瓦水轮机组的技术引进,中国的电机企业迅速掌握了大型水轮机组的制造技术,一大批装备70万千瓦以上规格机组的水电站在西南地区纷纷开工建设。这些大型机组的建造,需要各种重型精密机床,这又给中国的机床制造商创造了空前的机会与挑战。
大型水轮机的建造是世界难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型水轮机的部件过于庞大,寻常的机床完全无法完成加工任务。以三峡电站的70万千瓦机组来说,其中一个顶盖的重量就达到410吨,直径14米。如果加上加工时候用于支撑的部件,机床要承受的重量高达500吨,这远远超出了国内现有各型机床的加工极限。
国内各家大型机床企业都接到用于水电机组加工的重型、超重型机床的研制任务,相比一座水电站动辄上千亿的投资而言,一台机床几千万的研制经费实在算不上什么。而一旦掌握了这些重型、超重型机床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中国的机床技术水平又将跃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