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页

“咱们村夏天的蔬菜可以安排人去城里卖,但是秋天收的菜是一年中最大宗的,咱们得早些筹划销售,

你先跑跑看,有门路就先定下来。”何小西交代何大毛。

有酗季的蔬菜还没开始种呢,何小西就去找买家了。有事回来汇报的李振章,坐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何小西跟何大毛的对话。

汇报完了之后,就急匆匆的跑回他们村去了。跟他哥李振文说:“都说种菜麻烦,卖又不容易卖,但是怎么水洞村那边,

地都筹到公家了,下一季子他们还是准备种菜,哥,种菜是不是有什么道啊?”

李振文一直安排他盯着水洞村那边的动向。水洞村有什么异动都要汇报。

今天这件事情他就觉得挺不同寻常的。

按说,一家一户单干的时候,大家肯定更愿意种经济效益更大的作物。

但是,经济效益更大的作物就代表着种植的时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仅如此,后期销售也要跟上。不然一旦损失就是大损失。

全村上千亩土地,收获的蔬菜是个大问题。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如今的年月,不是后世,铁路公路网四通八达。本地卖不掉的作物,可以转运到其它地区销售。

现在不行,只能本地出产的作物在本地销售。所以有句俗语:当地不收当地穷。

意思就是说,当地当年的收获不行,不仅种地的篷会陷入困顿。靠跟他们买粮食吃的其他人也会因为粮价暴涨生活陷入困顿。

同样,出产的东西多了,积压在手里,也会造成篷陷入困顿。粮贱伤农,次年篷肯定会减少这种作物产出。造成价格波动太大。

所以水洞村这样承担这么大的风险种植蔬菜,李振章觉得不能理解。

第681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