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了定式,一时半会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虽然能拿鸡蛋换,大家对用不上的东西,也没有购买的yu wàng。

还是因为穷,大家的每一分钱都算计着花。任何消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实施,没有冲动型消费。

妇女们看了看就离开何大毛的背篓了。“行,进了货我们再看吧。”何大毛的背篓里装得是货物,不买总看,让人误会。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要避嫌。

四十多桶水,得灌好半天才能灌满。中间累了何小西他们坐在旁边休息了一会。何小西看看那个杀鸡的大婶。

问她:“婶子家来客了啊?”农家的鸡是要换钱的。不来客人,即便是过年过节,大家也舍不得杀鸡吃。

“哪里呀,住在他们家里的城里来的同志,有朋友来看,买的她家的鸡让她帮着收拾呢。”另一个大衫着帮她回答。

何小西扫一眼何大毛。这一眼里全是威胁:你不盯着,差点错过。何大毛自知理亏,不敢说话。

而且,这位大婶就是孙仁举的房东。他跟人家面对面都没认出来。说明什么?说明他平日的功夫就没有做到位。让他干活,他就敷衍了事呢。

何小西这会顾不上收拾他。装作好奇的问:“哪位同志啊?对他朋友可真好,你们县的?还是我们县的?”

“都不是,是那位姓孙的。”大嫂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揶揄。笃定何小西他们知道姓孙的是谁。果然两人听了以后,都露出了然的笑容。

大家的八卦之心,因为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熊熊燃烧起来。把孙仁举的老底掏了个透彻。

“听说他是犯了男女错误发配来的,你没出去可别说是我说的噢。”一个大嫂觉得她说的是别人都不知道的nèi u消息。

“你说的都不是秘密了,大家都知道,听说他老家的媳妇也挺能耐的,他还作死又找一个小的,真不是东西,

我要是他媳妇,我自己有本事,你想找找呗,我不要你了。”何小西觉得这位大嫂的思想很前卫。

没想到周围的几位妇女对这位大嫂的话都十分赞同,都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