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休了还得把你踩进烂泥里,让你一辈子都别想翻身。知道狗男女过得不如意,我才能放心。

前世,何凤英跟着新加坡老头跑了。其中就有何小西的一份功劳。那时候,何小西的事业已经起步。

何小西派人,定期把自己的消息传给何凤英。她知道以何凤英的贪慕虚荣,肯定受不得这样的刺激。

八玖十年代,即使是事业单位,工资也低得可怜。物价上涨,工资多年不涨。何凤英在外界的刺激之下,能不红杏出墙就怪了。

何小西哪里会由着她在外面风流快活?派人联系到了新加坡老头的原配夫人。何凤英在外头混不下去,又恰逢陆家老宅挖出财宝。又回来了。

陆大嫂的心思就单纯多了,纯粹是对何小西的佩服。好像一直以来,何小西说要做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她提议做的事情,都有钱可赚。

“用不用我给你帮忙啊?我跟你二嫂也闲着没什么事。”陆大嫂问。跟着何小西有钱赚,已经成了陆大嫂的固定思维。

“好啊!我正愁人手不够呢。”都是一家人,何小西也没跟陆大嫂客气。等她去了挖河工地,家里这一摊子交给陆大嫂正好。

现在的盐只要一毛多钱一斤。大概三两盐就能腌制十斤鱼。十斤鲜鱼,能出四斤左右咸鱼。鲜鱼两毛多钱一斤。

也就是说,四斤咸鱼价值是两块多钱。一斤也就是合成七八毛钱。就算她一斤收村里三毛钱,也只要三百斤咸鱼她的一百块钱就能回来了。

再多供应一些,她挣点钱给众人当劳务费。她也不贪心,能保住本就行。其它的就算她回馈村里了。

何小西想想,觉得这个模式可以延伸一下。村里人捐钱给民工加菜。菜去市场买也是买,买自己村的也是买。

可以让捐钱的人家开春种菜,卖给村里。把捐出去的钱让这些人挣回来一些。同时也给她的蔬菜种植计划带个头。

跟陆爱国议定了这些事情,何小西回去找她大哥。打鱼的工作还得交给她大哥去做。

听说是陆爱国同意的,何小东答应的极爽快。按照今天这个打鱼的速度,他十几网就能抓够何小西要求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