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页

所有人在陆家老宅的门前集合,一起去河对岸。

大车停在河对岸,大车上的货物,是提前就运过来装好的。只要套上骡子就可以走。

带着众人的殷殷嘱托,一行人走上远行的路途。

“三嫂,棉花好收吗?”跟何小西并排坐着在最里侧的陆大妹问她。同行的其他人听到陆大妹问她,也都往何小西看过来

他们此行能不能收到足够的棉花,何小西心里也没有底。

种棉花跟他们这边种粮食的一样,也要先交国家的计划。剩下的多余的才是自家的。自家用不了的,才会往外出售。或是用土织机,织成土布卖。

一般一个地方一家有土织机的话,就会带动一片地方的人,都有土织机。那是因为挣钱的效应带动起来的。

一个女人,有一台织机的话,就能养活一家子。所以这个时代,也不是男人才能养家糊口。

可是,无论是卖棉花的还是卖土布的,人家都有固定的客户。几十年打交道的,肯定比他们这屑尔去一次的更受信赖。

在别人嘴里抢食,说不定还会遇到阻挠。但这些话何小西都不会说,只会给大家打气。免得落了士气。

“种棉花的跟咱种粮食的一样,多的粮食自己吃不掉,就得往外卖,肯定能收到。”大家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就不再问了。

不过何小西也不会妄自菲薄。他们还是优势的。因为他们可以拿其它东西换也可以现钱收。

给对方两种方式自由选择。这是其他别的收购棉花的人没有的。

棉花算是经济作物。种经济作物的地方,比单纯只种粮食的地方要稍富裕些。以己度人,何小西觉得,人家肯定愿意拿棉花给孩子换点零食吃。

车上的几个人,轮流吆喝。一开始大家都有些张不开嘴。但是,有了何小西的示范,大家又跃跃欲试起来。

何小东是去卖过布的,吆喝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