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就点头,回答:“是啊,房子我们买下来了,想在这次维修的时候,一并把后院的墙盖上,省得以后还要再麻烦一回。”
得到她确定的答复,柴火的主人们就都纷纷开始挪自己家的柴火堆。
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自觉的维护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
当然,有自觉的就有不自觉。
多年的战乱过后,人口在迅速的恢复增长。就以水洞村为例,几乎家家都六七个孩子。
树大分枝,孩子长大就要娶妻生子。本地有俗语,买得起猪垒得起圈,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
娶媳妇就得给新人安新房。给孩子弄一间窝趴着。不然的话,娶回来的媳妇往哪住?
就以何滨家为例,七个儿子,就得需要七栋房子。
现如今还没有开始无偿分配宅基地。各家都是在原本自己家的地上想办法。
七栋房子,是个不小的负担。只调剂土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何滨娘就大胆的把主意打到了,何滨大伯娘马氏的头上。
其他人家也各展所能找土地给各自的儿子盖房子。所以像陆金龄家这样经过转手,后院又没有垒院墙的土地,就成为土地纠纷的根源。
这也是为什么何小西,要急着拉院墙的另一个原因。
“你们不用急着搬,我们后院会给留个门,你们需要的时候可以从门进来拿柴火。”何小西嘴里说着客套话。
但是,没人把她的客套话真的当真。
放别人家的院子里,人家还装上门。哪有放在自己家地方用起来方便。真要用柴火的时候,人家要是不在家,你还能等人家回来再用?
就在大家都七手八脚搬各自的柴火的时候,就有人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