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两个老人喜欢孩子,手头又有何小西让带去的现成的酥糖。定然会烧了水冲给孩子们喝。让来娣和小宝也能跟着尝尝。
何小西没给何招娣带酥糖,是因为带了也轮不上她们吃。让招娣带着妹妹去她家吃,以招娣娘那么要强的性子,也不可能。
说是给冬伯他们送的,其实回回老人家都舍不得吃。都留着,等孩子们去看他们的时候拿出来招待他们。好在孩子们也不吃独食,吃的时候,都谦让着让老人先吃点他们再吃。
孩子们呼啦啦一下子跑走了。
招娣家是有一头毛驴的。可是招娣奶奶心疼毛驴,怕使唤狠了。都是让招娣娘几个推磨,不让使唤驴。
如此奇葩的理由,如此奇葩的人。她跟招娣的大伯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何小西换下何招娣,让何招娣去收粉。三个人边干着活边闲话家常,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她们都知道,招娣的大伯娘和她闺女正鬼鬼祟祟的蹲在窗户口,等着偷听她们说什么呢。
说了一会儿闲话,估摸着屋里的那二位,耐性应该耗尽,才开始说起正事。
何小西和何招娣头对着头,嘀嘀咕咕说话。招娣娘偶尔能听到一两句。就是这一两句,也足以让她高兴了。不亏前些年她闺女从嘴里省出口吃的给小西这孩子吃。
招娣娘悄悄抹掉眼角的眼泪。只觉着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重担一下子卸下来了。日子一下就又有了盼头。
招娣婆家来定聘礼的时候,定然是招娣奶奶和大伯娘出头跟人家协商。他们自己亲爹娘连插话的余地都没有。
要来再多的聘礼也是打水漂。反而是要得越多,将来她闺女在婆家的日子越难过。
这下子好了,招娣婆家能私下给点就给点。不给他们也不强求。只要去了他们家不受磨搓就行。日子都是人过的,有人还怕过不出好日子来吗?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回来了,一个个跟偷吃了小鱼干的小猫一样笑眯眯的。尤其露露,嘴角粘着一圈糊糊还没擦干净,一看就是偷吃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