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时候,正是需要李衍这个君主做主的时候。
李衍想了想道:“南宋是来乞降的,不可能死守底线一点不松口。”
又想了想,李衍对王介儒道:“跟南宋要陕西,现在,南宋已经没有中原要守卫了,陕西于南宋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们谈判得利,南宋是有可能放弃陕西的,至少能放弃陕西的大部分地区。”
赵鼎阻止李衍道:“官家,这陕西目前与我大中而言,亦是鸡肋,得之,就要派大军防御西夏,凭空得了不小的负担,莫不如暂时不要,让南宋和西夏继续在陕西对峙,牵制住西夏和南宋两国的大量精锐部队。”
说实话,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赵鼎的取舍比李衍要理智。
如果大中现在收回陕西,最少要在西边驻扎十万精锐,而且这还是在中夏之间和平共处的情况下,万一中夏开战,那可就说不好要牵制多少中军精锐了。
形象一点说,如果大中收回陕西,那么大中就有可能从两线作战变成三线作战。
这其中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的大中而言。
可李衍考虑到的是
此时若是不收回陕西,等南宋稳定了当前的局势之后,有可能就得花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力气才能收回陕西。
另外,陕西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陕西南部兼跨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相毗连,西与西夏相邻,南以米仓山、大巴山主脊与蜀地接界,东南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自古以来,陕西的关中平原就是中国东西交通的重要孔道,古代的秦驰道、丝绸之路和长安—洛阳大道,都是途经关中联系东西的著名通道,总而言之,陕西对中国东西部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亚欧间经济文化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再有,陕西地扼东西,兼跨南北,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网。: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