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悔恨。
赵佶悔恨自己胆小懦弱,见金人来了,匆匆传位给赵桓。
自从被赵桓软禁时起,赵佶无数次想“当初,我若是不胆小懦弱匆匆传位,而是担负起我应负的责任,组织军队抵抗金军入侵,形势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第二大悔恨。
赵佶悔恨自己不该听李纲、蔡攸之言回京。
自从被赵桓软禁时起,赵佶无数次想“当初,我若是不回京,不论是留在南方,还是去洛阳,都不会先被自己的儿子软禁,然后毫无抵抗之力被捉受辱!”
第三大悔恨。
也是赵佶的最悔最恨。
那是选赵桓继承他的皇位。
首先,赵桓不孝。
这非常非常非常令赵佶寒心。
说实话,赵佶早当够皇帝了,自从他将皇位传给赵桓,根本没想过复辟,若说他有甚么想法,那也只不过是想晚年过得好一点罢了。
可赵桓防他,像防贼一般,不仅将他软禁,连他敬的酒都不敢喝。
其次,赵桓畏首畏尾又自作聪明。
在当了二十来年皇帝的赵佶看来,赵桓最大的问题是,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畏首畏尾,该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时,又自作聪明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