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李衍的属民,几乎全都是由穷人组成的。
而穷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
那些富户差不多全都被李衍抄了家,人则大多都跑到了高丽和泰封。
再说,李衍也不可能只为高丽人开科举。
如果真是这样,必然后患无穷。
那自己培养?
其实,李衍已经创办学堂了,可时间实在是太短,没有三五年时间,那些人根本不能用。
而就算过个三五年,他们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人才难继,的确是李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赵鼎继续道:“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再跟宋国要两千太学生,然后从中选拔培养可为大都督您所用的人才,恁地,大都督就算是得了山东、河北两地,也有足够的人才治理。”
经赵鼎这么一提醒,李衍突然想到:“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韩世忠、刘锜、吴阶、杨存中这宣将都要来?”
这个想法,为李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韩世忠如今应该只是一个队将左右的小官,好像直到他擒下方腊,才混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小武官。”
李衍敢肯定,只要自己跟赵佶要韩世忠,就铁定能将现在名声不显的韩世忠要来。
“刘锜有点难办,他父亲刘仲武,是泸川军节度使,比我还高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