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干娘脸一板,道:“这是什么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今年二十有一了,难道要留在老身这里当一辈子老姑娘吗?”
有了台阶,对武松百般满意的潘金莲便不再吱声了。
张干娘有意结好看着不凡的李衍,又道:“咱家在西城有一个宅子,就与你做个陪嫁吧,也不枉咱们母女一场。”
“娘!”
在这个时代,使女和女儿之间的身份差得不小,有陪嫁与没陪嫁差得也不小,哪怕只是一座值不了几十贯的小宅子。
孤苦无依的潘金莲,能以张干娘干女儿的身份嫁给武松,还能有一个小宅子当赔嫁,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所以,这声“娘”,潘金莲叫得还算真心。
对于张干娘的手段,李衍很佩服,不过这与李衍已经无关了。
让武松过来拜见一下岳母,李衍就带着武松等人离开了。
一回到武松家,李衍就让武大郎将县里最有名的媒婆找来,然后给了媒人一百两银子让媒人带着武大郎等人买足下聘所需的东西,再然后让媒人领着相关人等带着一百两蒜头金去张大户家下聘。
张大户不在家,所以诸事顺利。
转天,李衍给媒婆包了一锭五十两大银的红包让她给武大郎也找一个合适的姑娘。
这个媒婆也当真是名不虚传,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给武大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姑娘。
姑娘的年纪有些大,二十有五,相貌也一般,家世更是一般,还有点长短脚,但胜在有贤名。
看不到潘金莲这张精美的馅饼,武大郎也就乐颠乐颠的捡起了这张炊饼。
七天后,武松和武大郎同时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