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郁知夜愿意和他呆着,想和他呆着。
郁知夜上一次这么生气,还是在他原来那个世界的事。
哈,居然有几十年了。
快乐的日子过得太多,他真正的出身都有点儿被郁知夜遗忘了。
郁知夜原身是个孤儿。
不知父母是谁,被装在破竹篮里丢在村口,被一对中年夫妇捡去。
那对夫妇对郁知夜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家里也就是温饱,勉强能给口饭吃,给身衣裳穿,也没掩饰过郁知夜是捡来的的事实。
后来那对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厚此薄彼,郁知夜也无话可说。
可是到郁知夜七岁时,夫妇的亲生儿子生了病。
他们没钱治,要把郁知夜卖了。
七年童年,再怎样那对夫妇给过郁知夜的童年一个家,郁知夜自是想留下来。
“我们养你到七岁,要是你真的把这当做一个家,那你也该为这个家做出点回报了。”那对夫妇是这样说的。
郁知夜对他们放弃自己感到失望,对他们要卖了自己感到生气。
他们把郁知夜卖给了一位无子的老郎中。
老郎中教给郁知夜最重要的一个人生信条就是以一换一,等价交换。
他为郁知夜提供吃住,郁知夜要为他清扫医馆和房屋。
甚至有些时候家里的用具都是标明了价格,热水要多少钱,枕头要多少钱,药材要多少钱,郁知夜是需要偿还的。
是家,又都不是家。
年幼的郁知夜对人还有信任,对生活还有期待。
只是那份信任和期待可能都维持不过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