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那里,这些都是不知所谓的未完成品、是垃圾,但在良先生身上,它们却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己能力的延伸和增强。
这些“生物构件”,不仅能够给良先生提供额外的能力,而且能够和他自身进行非常紧密的结合,在结合的同时,能够拥有相同的身体特性,比如隐身,比如和身体部位、肢体一样的控制灵活度、感知程度,还能够一同变异、进化、增强。
他有三位数的“生物构件”,能为他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能力,每次在进行可能比较严峻和危险的战斗时,他都会事先通过调查的情报,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物构件”搭配。
不过大部分时候,需要他出手的情况,都用不着他做“生物构件”调配,就像之前对付约翰·卡文迪许,哪怕对方已经完成多次阶段性转化,但良先生依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随随便便就能灭杀。
反倒是之前对付那只“巨型猛禽”,这次来接触向坤,这两个“食血生物”都没有约翰的阶段性转化次数多,良先生却都提前做了详细的针对性“生物构件”调配。
特别是这次,他不仅身上已经配备了多件“生物构件”,远处还有几架中型无人机带着一些其他的功能性“生物构件”在待命,做足了准备。
因为知道向坤几乎肯定是那八臂八眼木雕的制作者、各种八臂八眼幻象的源头,有很强的致幻能力、情绪影响能力,所以用这个头盔式的“生物构件”隔绝了所有的视觉、听觉、嗅觉信息,通过“生物构件”上的功能模块把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后再进行感知。
以他对“食血生物”各种进化能力的了解,只要是致幻、催眠相关的能力,除了靠注入毒素进行影响的方式外,基本都是靠感官接触进行影响的。
他虽然不知道向坤具体是如何通过木雕来进行远程的致幻影响、梦境干扰,但怎么也脱不了这几种途径,他只要做好这般防护,基本就可以做到免疫致幻和催眠影响了。
虽然这样感官会有些微的削弱和延迟,但有周围遍布的微型无人机辅助,他相信自己的感官相对向坤而言依然是优势。
而屏蔽掉了向坤的致幻能力后,良先生认为,向坤对他最大的威胁能力便已不存在了。
他本来是打算先近距离对向坤进行观测,确定一下他在崇云山中做什么,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直接表明身份接触。不过他也做好了被发现,和向坤打一场的准备。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向坤展现他的变异进化之路,他的一部分“生物构件”表现形式和威力,为后面可能进行的交流做铺垫。
很快,疾奔而来的向坤如一头蛮牛般,精准地撞到了隐身状态下的良先生,带着他直飞出去六七米,一起撞在树上,打旋着飞出。
向坤马上从地上弹起来,又再准确地锁定良先生的位置,扑了过去。
被这一撞后,良先生迅速对向坤的身体素质做出了一个判定,也不再玩什么花哨的活计,直接迎上去与他近身肉搏。
两人的攻击都没有任何的“招数”可言,都是靠着近乎本能的瞬间反应进行击打、锤击,速度极快,力量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