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个是刘家的娃子吧,我记得qiáng子才十五吧。六十二公斤,这重量了不少呦,看来刘家又要出一个qiáng劳力了。”说着,妇女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语气里有些羡慕。

“那个,徐家老三的娃子,才是厉害着嘞。两草袋粮食,他担起来,动作麻利。”

妇女们言语间尽是对男娃子们表现的赞叹,就算遇到体重轻或是担不了多少东西得,也不嘲笑,而是默契地把人漏过去。

而大老爷们,则是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男娃子们的表现,一边冲人叫喊。

多是让他们加油用劲儿得,还有些人看着男娃子们的表现,神情鄙视,然后chuī起自己刚参加劳动时的勇猛表现。

当然有那么一两个得会被人揭穿,然后那人也不尴尬,而是挠挠头,然后一句“我记错了”就过去了。

知青们看称体重还没啥,不过看着担粮食得人,不由得好奇,然后问王晋军:“队长,为啥要担粮食啊?”

王晋军眼睛一直看着前面称体重、担担子的男娃子和偶尔夹杂在中间的女娃子,不同于平日里的严肃,神色间颇有几分温和。

这会儿,听到知青的问话,他眼睛不眨一下,开口回答:“咱们生产队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地,种粮食。这体重称了,那也要担担粮食,粮食担在肩膀,他们才知道粮食收获的不易。”从此知道父母的不易、种田人的苦。

这是南理的传统,也是王晋军定下来得。

以前,男娃女娃过年没个新衣服穿,每个学上,上学没个新书包,她们可能会怨父母。

这会儿,刚参加劳动的男娃女娃可能会怨父母,竟然让他们这么早上工。

但是,当她们也参加到这一份充实劳累的工作中,他们自有一番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