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页

最早为槽式发电,就是采用单轴槽式太阳能跟踪采光板,利用抛物线反光镜加热内部热传导液,带动蒸气涡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大致结构类似老式太阳能热水器。

后来人们发明了蝶式发电、塔式发电,利用的原理大都是蒸汽发生器带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再后来人们又将目光转向最为古老的太阳池。

它是一种池内水加盐,使对流受到抑制的太阳能焦聚工程,可以兼作太阳集热器和储热器,用于驱动蒸汽涡轮机发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利于大规模开发,又能用于热水、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粮食干燥、造纸、制盐和海水淡化等工程,甚至可用于偏远农村,使用十分方便。

但由于其采用的原理属于蓄热,太阳池只能建造在土壤贫瘠又无矿藏的地区,避免造成水污染和热损失。

不过,它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随着技术改进,即便在夜晚和阴雨雪天,照样可以进行工作。

最后一种则是斯特林发电。

采用许多镜子组成的反射系统,聚焦在某个点上,将600度到2000度的热源引导近斯特林发动机内,驱动发电机发电,热能转换率高,噪音较小,非常环保,但技术专利在北美……

考虑再三,葛小天决定借助基建优势,开发太阳池。

该项目属于实验性质。

等给城镇中心充到总电量5的安全状态,拆掉后建造风力发电站或者光伏太阳能。

为啥说实验?

由于太阳池适合贫瘠地区,葛小天打算将它用于进军大西北,和非洲赚钱。

毕竟有了电才能搞生产,搞基建。

而经过几天施工,太阳池一号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行。

依托正在治理的大运河,挖一条支流河道,断流砌堤,围城小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