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谢秀平觉得啊,或许不是面条不抵饿,也许是面条相比米饭好消化那么一点点,但是主要是清汤寡水的原因,没有肉沫,连油沫子都没有,就放点盐,喜欢吃辣的便放点辣椒面或糟辣椒。这样不沾荤腥的吃法,感觉饱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吃。
吃完饭,两小孩去看电视了,高叔把高桌子移开,就谢秀平几人和高叔夫妇围着火盆子聊天。
烤着火盆子,谢秀平不禁想起小时候,家里烤火盆子的时候,他总喜欢扔些糯包谷进火盆里去,刨包谷花,包谷子受热炸开,要么是灰飞,要么是火星子飞,在旁烤火的老嗲老妈老是说他笨,怎么连刨个包谷花都搞得那么大动静。
谢秀平几人坐着,听高叔摆话。
“我们这里比青南县城高好多,这边天气冷得很。土又都是沙土,田没有几块,麦子,小米,洋芋,番薯什么的到是还长得好。就是想吃大米饭们不得吃。”
“我们这边山大坡多,有些人家人手足的或者土地少的也会养些羊子,赶到乡里去卖,换点粮食来吃。人手少的可不敢养,只是养些jī鸭鹅的,过年过节们得个把杀吃。”
“我们这边都茅草房嘞多,就算条件再好的人家,除了正房是用瓦盖的,其他的厢房,jī圈猪圈的,茅房啊,都是用茅草盖嘞。我们这茅草长得好得很,每年割了长得更好!所以我们才叫青茅村。”
“我们烤得这个碳火就是几家人邀起来,自己挖个窑子,去自家山里砍些青冈柴,放在一起烧,大家轮流守倒起们,出窑了大家都得点火烤。”
“有些人家老火得很,烧不了钢碳,买不起钢碳,就是平时煮饭的时候有那没有燃尽的碳火,便用个土坛子把火闭yi(四声,熄的意思),冷嘞时候得烤哈。这闭敷碳也要柴火好,柴大些,才得吃;那些个毛毛柴,放进灶孔里,没好哈就燃完了,那还有敷碳。”
“所以就有人去自家田边土脚,砍些毛毛柴刺蓬,烧一堆,喷些水,烧些火子来相火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