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彭浩翔关切的说道:“工作重要,可身体也不能垮。你把这录音拷给我一份,我等会儿来听听这个小师弟到底有什么能耐。”

“我等会儿就发到您邮箱里,张楚他看起来真不像是个18岁的少年,说话做事儿都很沉稳,最重要是知识面挺广阔的。”

萧筱夸赞着说道,其实她在采访张楚之前已经采访过了相当多的老师、同学,询问他们对张楚以及张楚作品的看法。

“年少出名嘛,天才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样!”彭浩翔并没有像批评另外一个成名早的青年作家一样批评张楚,毕竟是小师弟,这校友关系占了很大一层。

毕竟几天前他们才发表了一篇文章抨击天才作家,《“天才郭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现在却又要捧张楚。

只能说张楚选择来燕大中文系这步棋走得太妙了,在这里不光能学到各种东西,还能享受到各种校友的照顾,这都是隐形好处。

燕大中文系这么多年培养出的学生们究竟都分散到了天南海北,其中不乏有些天之骄子已经掌握了话语权,所以这一次萧筱自然知道该用什么态度跟笔触来撰写张楚的采访!

第241章 装逼无极限

时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那边张楚正在努力学习怎么当一个合适的猫奴,而萧筱那边也拿到了梦龙文化传媒的授权,准备在专访的末尾刊登上《鬼吹灯》的序言。

出版界虽输文化事业,但仍免不了商业气息浓厚的炒作哄抬伎俩。譬如说,一旦成为畅销排行榜上面的名字,作家必须在出版社或者经纪商的安排下,上尽各种传媒来增加曝光率,亦或者是举办演讲、座谈会、签名会等活动来促销新作。

于是作家们也变成了如闪烁明星般的知名人士,然后再出版商“趁热打铁”的借口催促下,赶鸭子上架似的匆忙挤出下一部新书。

许多畅销作家通常也是多产作家,粉丝们总说自己喜欢的作家新书不如最初的老书,有时候其实是有道理的,成名之后根本就没有潜心钻研、认真写作的心态。

张楚并不是超脱世俗的神仙,他也只能跟寻常作家一样,自己不喜欢去参加作品,也不喜欢在大众媒体上侃侃而谈,那么他就只能配合着梦龙文化。

不然别人的工作还真无法开展!

他无心晒猫的举动竟然让网友们的关注才从那只黑猫身上移到了背后没写完的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