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对方开创成功后,李诚的打算就不好实现了?不,他回内地打探了不少情报,收集了一些很有用的资料。

这些资料里最重要的数剧就是,去年的南粤省包括鹏城在内,录像机销售量十几万台,镭射影碟机近十万台,cd激光唱机十几万台。

这里面,镭射光盘往往就是四五百元一张。

但万燕代表的vcd机,先不提它售价和镭射影碟机谁高谁低,只说vcd光盘价格,一张成本就只有镭射光盘的十分之一。

这是什么意义?

vcd机必然会借助光盘的超级廉价优势,清晰稳定等效果,轻松取代所有的镭射影碟机,jvc录像机等等。

现在的南粤省和鹏程市场,预估中一年只卖vcd机器,就代表着能取代录像机和镭射影碟机,卖出二三十万台的销量。机器之下,自然还会有碟片交易了,那又是一个大市场。

南粤省如此,全国呢?

“虽然说是82年,但不管港岛内地,还是欧美,综合起来都有九十年代的经济科技发展程度……”

这是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00年代折中了么?

李诚不知道经济科技发展,是不是这样折中的。

但他知道,若折算的是九十年代经济科技标准,那么,这里内地庞大的vcd机市场,还会越过越红火。

自己父亲吹牛时就说过,他当初开过录像厅,vcd影碟室之类,清楚知道内地从售卖第一批影碟机开始,短短五年,就累积销售五千万台机器!

五千万台vcd机销售量,平均一年一千万台,涨幅何其夸张?

加上各种影碟生意,这里面包含的利润简直是血赚。

当然,这个发展史里,姜万濛就是一个先驱者的身份了,核心技术解码芯片被卡在北美公司手里,他发明vcd机也没注册机器整机专利,北美公司一边和姜万濛合伙开公司,一边再把解码芯片大卖全球,卖给姜万濛无数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