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爷爷也理解大家激动的心情,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不希望村里一直是这样吵吵闹闹的,最后摆摆手说:
“拿到自己小队的东西,就赶紧去收稻谷,别耽误农时。老叔公的话你也都知道,现在机器不是最紧要的,还是先把东西收回来最重要。除了用机器,大家以前的方法也别放弃,现在只需要大家全力收割脱粒!”
说到粮食,大家一个个立即提起精神,知道如果成熟的稻谷被雨水淋湿,村里会面临什么情况。
一个个也不再围在机器旁边,拿着自己的东西就往分到的稻田忙活。
因为双抢的重要性,稻田里可以说是全村出动,只留下一部分老弱病残负责村里这几天的伙食。
其他的全部都要下田,身体恢复的苏渔自然也不能例外,她今年是作为搬运工在帮忙。
帮忙把其他割好的稻谷搬到脱粒的地方,这样大家就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像是年纪小的李子和金子,则是跟在大家身后捡起掉落在田地里的谷粒,一块田捡起来数量也不少,换成粗粮那就更多了。
所有人都在为收获而努力着,新制成的机器果然不负众望,在第一天的收割里表现优异,一台机器能比上四五个人一起发力,而且它还不会像人一样感到疲惫。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对它喜爱不已,研究出来的宋清衍更是成为大家嘴里止不住夸赞的人。
这年头会这样的技术那可是最受人钦佩的,尤其是宋清衍还是一个知青,也算是扭转了知青们不少的风评。
因为机器表现优秀,空出来的人又可以去帮忙收割稻谷,今年还比原本预计结束的时间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