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杨钊元露出一抹痛色,杨家胡家都有他的至亲之人,如今因为他和赵深的计谋丧命,他心中不是不愧疚的,只不过,他径直看向皇帝:“陛下对亲兄弟都能狠心绝情,当真不愧是先帝的种,罪臣佩服!”

“你很快也会随他们上路,杨钊元,朕乃一国之君,治理朝堂天下不能只顾所谓亲情,不讲法度,否则这天下都会乱套,而且赵深并无金令,朕断不可能凭借他和罗太妃的一面之词,就相信他是先帝骨肉。”赵衡对于清成公主一事,略有芥蒂,最后忍不住解释一二道:“清成公主和亲北狄,太宗封其母为妃,外家亦有封赏,她身为公主享有荣华富贵,北狄战乱她明面上去世,背地里仍旧活着,朝廷待她不薄,北狄首领或者说你的父亲因此而死,是朝堂之争,都不能作为你暗算朕的理由,如今朕杀你仍旧是无愧于心,至于你想说不想说的那些,都无所谓,朕从未想过事事都掌控在手心里,等你死后朕清理北狄,统一四海,无愧天下苍生。”

“好一个道貌岸然的皇帝!”杨钊元满心愤怒,虽说从皇帝坠崖未死他就有一种此次谋划不能成功的微弱预感,可当事实摆在眼前时,他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本能认为赵衡是自说自话,被激起的好胜心让他口不择言!

赵衡并不理会他,反而有些失望,杨钊元不是个合格的权谋者,更不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只不过他的一个计策,让他的前世陷入不可挽回的深渊,或许潜意识他将杨钊元作为旗鼓相当的对手,而此刻见识到了,不过尔尔。

前世之事,是挥之不去的阴影,赵衡一直将其记在心头警醒自己,如今将罪魁祸首抓住竟没有多少如释重负之感,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杨驸马,你好自为之罢。”

赵衡留下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转身离开监牢。

杨钊元坐在原地,总觉得哪里不对,他总以为皇帝前世手段毒辣性情狠绝耐心不佳,今生手段温和不像是重生之人,但在方才他恍惚意识到眼前的皇帝和他从前分析的太子赵衡也大不相同,赵衡心怀天下苍生,负重隐忍,前世皇帝将他们所杀后,若是不知前因后果的重生,那他必定会藏拙,等待查清所有事情真相,他和赵深的事虽然不够隐秘,但皇帝从一无所知到真相大白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一年多的时间是不够的,除非皇帝早就知道些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查。

如果皇帝是重生的,那高明纯呢?经历那场事的人是否都会重生?

杨钊元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所有人都重生的话,从皇帝坠崖开始就会乱套了,只不过他奢望着高明纯能够记得他们曾相处的时光。

进了九月,黎太后催促虞真长公主和杨钊元和离,不过长公主迟迟没有动作,等到黎太后催的狠了,就道:“母后,等到杨钊元斩首,女儿就和他没什么干系了。”

“你当真能放下?”黎太后似信非信,前不久还对杨钊元痴心不改的。

虞真长公主却坚定表示一定不会将杨钊元当回事,还有再选别的驸马的意思,黎太后气顺了,一点也不在乎杨钊元之事。

黎太后如今身子不比从前,呆在后宫只图快活,经常去罗太妃宫中出出气,只不过罗太妃手中有圣旨,即使有罪也不能杀,高明纯则让人换掉罗太妃身边伺候的人,一日三餐按时送到春和宫,锦衣玉食伺候着,唯有一点罗太妃终生不能走出春和宫。

湛王妃曾想毒害黎太后,事败后一直在府中思过,她娘家父亲叔伯都因过被夺走官职,湛王妃和湛王世子彻底扶不起来,是谁都看得清的事实,而湛王世子越来越暴戾,她照顾湛王世子都顾不上,对宫中的罗太妃更是不管不问,湛王的母亲妻子成了废棋。

倒是一力对抗胡家的那位蒋氏又被黎太后召进宫中给了赏赐,她已与假胡海王洋和离,再过不久就要带上一双儿女回上青县,进宫一趟反倒让人更加不敢小瞧她,等回到上青县也能安生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