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峋听着,这才不情不愿的放开了她。
秦春娇起来理了一下头发,嗔怪一般的凝了他一眼,便起来往厨房去了。
易峋还给她带了童记糕饼铺子里的桃花酥和芸豆卷,秦春娇已经完全没有脾气了。大钱都花了,这点小钱也就算了。
刨除掉为秦春娇买的东西,还有替家里置办的物件儿,这兄弟两个将余下的钱都存了起来。春耕告一段落,油坊的事就在眼前,往后大有用钱的地方。
这般过了七八日,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易家三口人趁着早清明,去给已经过世的易父易母上了坟。
这次,秦春娇是以易家长媳的身份去的,置办了三牲,在坟前恭敬踏实的磕了头。
易峋也在坟前祝祷了,讲明了秦春娇就要嫁进他们家来,祈求老两口在天有灵,保佑秦春娇早日替他们家延续血脉。
易嶟看在眼中,什么也没有说,安安静静的看着那坟前的青烟直上天空。
清明之后,万物生长的更加飞快,易家院子里的菜地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每日都能吃上新鲜的菜蔬。野菜、咸菜早已吃的腻烦,易家的饭桌总算可以调换更多的花样了。
易峋和易嶟兄弟两个还带着赵三旺,为着油坊的事,每日东奔西走,物色原料。
秦春娇那豆腐脑小摊子的事情,给了易峋启发。他不用等着自家地里的油菜籽下来,完全可以先进货干着。然而他们以往谁也没干过这行当,所谓万事开头难,才着手难免要绕些弯子。
秦春娇还是每日照旧,做好了家里的事情,便是磨豆浆、做豆腐脑,搭着卖些糕饼点心。
那头小驴,因为是买来磨黄豆的,所以秦春娇给它起名叫豆子。
豆子很是驯服听话,干活也卖力,有了它帮忙,着实省了秦春娇不少力气。
因是这样,秦春娇索性每日多磨了一锅出来,两锅豆腐脑,余下的一锅便入模子做了豆腐,一道放在摊子上卖。
这左近有几个村子,但集子却有些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