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看向他,许善之说道:“吕达志此人,若真要诈退,定然不会在今时。”
许善之在州府参谋的日子也算长了,之前不管州牧是否听得进他的谏言,他还是会时常分析叛军的举动,叛军主将吕达志和第一军师崔友,也自然是他观察的重点。
许善之固然拜了姚静为主公,但是到底不是看着姚静从一县之地发展出来的,对于姚静的过往,他也顶多只是停留在他人的给他的消息之中。
而陈足道不是,陈足道是跟着姚静一起谋夺石涧郡城的,相处过程中,姚静表现不凡,陈足道自然也会认为姚静是强悍的。
这样一来,外界之人对姚静的认知,陈足道和许善之的观感并不一样。
陈足道因为姚静的强悍,和妙破石涧郡城,他觉得敌方叛军得知姚静带了四万兵马来援,也应当过多研究姚静,不欲与姚静硬碰而设计诈退,以引诱姚静这等年轻气盛之辈上当。毕竟姚静的确太年轻,而且从她出兵以来的战略可谓都是锋芒毕露,锋芒毕露之人,文采武功厉害,但是这样的人难免都会折在年轻气盛之上。
而许善之却只从外人口中得知姚静的厉害,并非亲眼所见,虽知姚静不同寻常,但是没有探听出虚实前,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毕竟诈败要做的成功也需要付出不少代价。没探听清楚虚实,就做诈败之举,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所以,此次许善之料定此次叛军兵败是真实的,顶多用的是非精兵而攻城试探。
他给姚静解释清楚,他所知的吕达志性格。
在所有人看来,此次叛军兵败太过凄惨,退走后毫无秩序,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定然是有诈。
但是他们都忘了,吕达志本身就非善类,当初他可以煽动数万百姓为他提供进攻冀州州城机会,那么今天也会牺牲一些新兵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答案。
今日大战,许善之想,吕达志定然是将姚静战力的虚实探清楚了,而且因为姚静并未出兵追击,也知晓姚静稳重的性子。
虽然可惜姚静没有乘胜追击,但是心中也甚是欣慰,因为他看到的姚静十分稳重,这样的人在这个年纪又立下大功的人身上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样一来,吕达志只怕会伤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