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页

“只是什么?”

“只是我跟萧琛的人找遍顾相府,却没发现一点儿证据的踪影。”楚洵淡淡的答道。

顾延琛拧紧眉头。

他占宣平侯府世子的位置也有一段儿时间了,自然知道当初平津侯在云州造反,后来被秦池亲手杀的事情。

内情虽然他知道的不多,可是猜也约莫能猜出一点儿来的。

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平津侯临死之时,早已诚心悔过,骗人的事情,肯定不会做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顾延琛低头沉思。

片刻后,他突然抬头问楚洵道:“平津侯死前的原话是什么?”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证据便在小楼中,春雨下,深巷里,杏花中。”顾宝笙皱眉道:“顾相府曾有个废弃的小楼,叫春江花月楼,但因名字太过风尘,德音长公主便让人封了起来,再也没有人进去过。

可楚洵同萧哥哥过去的时候,那里面却是满楼皆空,四处搜寻,也一无所获。”

顾延琛仔细想了好一会儿,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便大笑起来,“哈哈哈!原来是这样!是这样啊!”

顾宝笙同楚洵齐齐看向他,便听顾延琛笑着解释道:“平津侯说的证据所在之地,是顾府,可是笙笙、子珩,你们别忘了,平津侯何等心计,怎会这么容易便让人将那隐藏证据的地方找到了?”

“那他所说的顾府之地是在何处?”

“是德音长公主曾私自送给顾府的那栋,东风楼吧。”楚洵淡淡开了口,语气十分肯定。

顾宝笙拧眉一想,旋即也欣然一笑。

是了,镇国公府顾家曾用来传递消息的暗桩东风楼,原本就是德音长公主为感激当年她母亲崔元夕一次救命之恩所赠。

这是两个女子私下的悄悄话,知道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那东风楼,虽然深处深巷,却是酿酒的好地方,后山一面坡地,年年杏花吹落如雪,桃花烂漫若霞。

花儿酿的甜酒,甘甜清冽,回味无穷,一坛子便是价值百金。

从东风楼楼顶的小阁楼望出去,满城烟柳,湖水堤岸尽收眼底。

文人雅客最爱的,便是春雨朦胧之时,在那楼顶的小阁楼里头沏上几壶香茶,摆上笔墨纸砚,吟诗作画,下棋赏景,静听雨声。

东风楼是小楼,地处深巷,又是文人最爱登高望远,欣赏春雨的地方。